“仅退款实在是太坏了”,这可能是你在浏览完相关话题后的第一感受。这样的感受是对是错,有没有人在故意引导,我觉得需要跳出既定案例进行思考。就是说,到底是消费者维权后遇到的售后问题多,还是商家因仅退款而遭受损失的案例多?
也许,被忽视的,才是更重要的。
有个姑娘在小某书上发帖说,她平时就喜欢种植点花花草草,在某平台网购了一株石榴数,精心照料了许久,也不见开花。她感觉奇怪就翻阅资料查了下。然后才知道,商家销售的树种为花石榴,而非果石榴。货不对板,按理说应该很好处理。但事实却是,她给商家发了20多条消息,已读不回;经由12345投诉,再由当地林业局层层对接,终于联系上商家后,商家撂下一句“赔是不可能赔的,有本事告我去”,便挂断电话,并将她拉黑。最终,她只能吃下暗亏。但假如能有仅退款,一个按键就能让卖家彻底老实。所以,工具是好是坏,最终还是要看利用工具的人是谁。
工具出现细微问题,首先应该被优化,而不是抛弃。不然的话,只会让作恶的商家愈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