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至死不知,果郡王家书上熹贵妃安是对她最狠的算计

妙语连剧 2024-01-10 20:03:49

果郡王的突然离世对甄嬛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间,她从高贵的地位跌至低谷,不仅身受重伤,更是失去了终生挚爱的果郡王。

尽管甄嬛的腿受伤,再也不能跳舞,但她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在她眼中,舞蹈是为了展示给挚爱的人看的,而这个人已经永远离开了她。

然而,对果郡王之死的原因,甄嬛一直感到疑惑。她不明白为何皇上会下令处死果郡王,直到苏培盛带来了果郡王的家书。在每一封家书的结尾,都写上了“熹贵妃安”。

“想不到他竟如此爱我。”甄嬛在感动之余,对身边的大胖橘充满怨恨。然而,在观众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熹贵妃安”上时,却鲜有人留意果郡王对浣碧的称呼:“玉隐吾妻”。

这样的称呼在普通夫妻中并不引人注目,但放在果郡王和浣碧的关系中显得格外奇怪。因为浣碧只是侧福晋,即妾室,按礼制是不可被称为“妻”的,尤其是在果郡王并不喜欢浣碧的情况下。

那么,为何果郡王要在家书上用“玉隐吾妻”这样会让人产生误会的称呼呢?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小像事件。浣碧为了掩护果郡王,承认小像是自己的,最终成为了果郡王的侧福晋。然而,这段婚姻并非美满,他们表面上和睦,实际上却是名存实亡。浣碧虽然有了侧福晋的身份,却过着独守空房的孤独生活。

而果郡王对浣碧的态度也是冷淡的。即便是在果郡王与甄嬛的儿子即将出生之际,他也未曾亲近浣碧,更在救援甄嬛的行动中伤了浣碧的心。

浣碧是个嫉妒心极强的女子,对果郡王对其他女子的好感宇宙无敌不容忍。而对于甄嬛这位长姐,她的嫉恨更是达到了巅峰。

果郡王每封家书结尾都写上“熹贵妃安”,对浣碧而言,每次看到都是一种刺痛。她或许会撕毁这些信件,但却保留了其中一封,因为那封信上写着“玉隐吾妻”。

这个称呼让浣碧感到极大的满足,她以为果郡王心中还有她的位置,他称她为妻,就像他们新婚之夜那样。虽然果郡王曾拒绝让浣碧成为福晋,但他心里一直是为甄嬛保留的。

浣碧为这几个字感到欣慰,她相信这是果郡王对她的认可。她以为自己牢牢地占据了果郡王的心。

然而,事实却是果郡王在家书中的写意并非无的放矢。他深知自己的生死已经不久,于是展示了自己真实的才华,争取了军功,赢得了人心,也表露了对甄嬛深深的爱慕之情。

果郡王对浣碧的称呼,实际上是他为了保留这些家书。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无法避免死亡。因此,他选择摆脱过去的束缚,不再掩饰自己对甄嬛的深厚感情。

他明白皇帝对他的监控,这些家书迟早会被皇上得知。他并非单纯地为了表达对甄嬛的深情,更是为了让皇上误以为这是他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果郡王希望甄嬛知道他对她的爱,他想让甄嬛的心永远属于他,哪怕他离开人世。

浣碧则成了他巧妙计划中的一个棋子,为了欺瞒皇上,保留了这些家书,让皇上以为果郡王只是单相思而已。

果郡王的心思深沉而狡猾,他算计了许多人,包括浣碧。浣碧在误解中欢喜,珍视着这些虚假的证据,最终成为果郡王权谋中的一个牺牲品。

她在自己的幻想中陷入了情感的泥沼,而果郡王则以一颗深谋远虑的心,在权谋的棋局中留下了他为之奋斗的印记。

果郡王的聪明与果断让人敬佩,他在生死之间巧妙地编织了一张情感与权谋的网,为自己心爱的人和后代谋取幸福。这一切,都是出于对甄嬛深深的爱和对皇帝狡诈权谋的深刻了解。

在《甄嬛传》的故事中,果郡王的离世虽然令人唏嘘,但他在生前的智谋与深情令人铭记。他用尽心机,为心爱之人谋取幸福,将一场权谋斗争演绎得淋漓尽致。

2 阅读: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