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72岁的梁国忠老人策划了一场特别的展览,主题是"毛主席永远活在我

易信娱乐 2024-09-23 12:41:29

2007年5月,72岁的梁国忠老人策划了一场特别的展览,主题是"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展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大家反应各不相同,一位军队副政委在留言簿上写下:"真心收藏不止,真情敬仰一生;真爱教育后人,真正功德无量。"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中国西藏网 2023年11月28日关于“辽宁:“红色收藏家”梁国忠集半生精力收藏毛主席照片”的报道)   1976年9月9日,辽宁省凌源市,52岁的梁国忠正在单位忙碌,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   梁国忠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双腿一软差点跌倒,他呆立良久,周围的同事们也都面面相觑,神情恍惚。   时间飞逝,但是梁国忠没有忘记过当时的心情,时至今日,梁国忠站在办公室门口,脑海里突然闪过两个月前唐山地震的画面。   那时候他带着队伍去救灾,亲眼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城市,没想到现在,更大的"地震"降临了,整个中国都在颤抖。   他踉踉跄跄地走到院子里,抬头一看,毛主席的雕像还是那么高大,那张坚毅的脸,还有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还在关注着这片土地。   梁国忠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在雕像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泪水模糊了视线,梁国忠想起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从64年当兵,到66年入党,一路走来,都是毛泽东思想指引着他,他以前总觉得,只要有毛主席在,中国就有希望、有力量。   梁国忠一边抹眼泪一边想:我一定要把毛主席的形象永远留下来,让后人都记住这位伟大的领袖,从那一刻起,"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成为了他余生的信念。   接下来的日子里,梁国忠开始了艰辛而执着的收藏之路,每天翻阅报纸,仔细剪下所有刊登的毛主席照片。   工作出差时,他总会抽空去当地的书店、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前往北京,拜访毛主席的亲属,希望能获得一些珍贵的照片。   梁国忠的收藏之路可不是一帆风顺啊,这些年来,他为了这份热爱付出了不少心血和钱财,光是翻拍和洗印照片就花了两万多块钱,制作展板和收集资料更是砸进去不少。   38年下来,前前后后花了将近10万元呢,不过梁国忠觉得,这钱花得值。   他心里想着:"只要能让更多人记住主席,花多少都值得!"可是,有时候为了弄到一张珍贵的照片,他得不停地打电话,甚至挨家挨户地登门拜访。   遇到不理解和质疑的目光,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有一回,梁国忠出差到齐齐哈尔,住进一家旅馆。   他一进门就被墙上的一幅照片吸引住了——那是毛主席和警卫员的合影,梁国忠心里一阵激动,又有了新的收藏目标。   他立刻被这幅照片吸引,恳请旅馆经理将其转让,起初遭到拒绝,但梁国忠并不气馁,连续几天,他坚持与经理沟通,诚恳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梁国忠对收集毛主席照片的热忱简直无人能及,他的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经理,如愿以偿。   回想起这段往事,老梁眼里闪着光:"为了这些珍贵的照片,我可以放弃很多,平时舍不得买糖,但看到好照片就走不动道。"   就这样,他的收藏日益丰富起来,梁国忠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他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通过收藏这种独特方式表达出来,着实让人佩服。   从毛主席早年的青涩模样,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姿飒爽,再到晚年时期的睿智沉稳,甚至一些罕见的生活照,都被他精心收藏。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梁国忠的心血和汗水,如今,看着看着参观者们的反应,梁国忠感到欣慰。   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通过这些照片,毛主席的精神得以传承,他的理想信念得以延续。   这场展览不仅唤起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怀念,也体现了老一辈人对历史和信仰的坚守,夜深人静时,梁国忠常常会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收藏室里,凝视着墙上挂满的照片,对伟人的敬仰与怀念,永远铭刻在心。

0 阅读:46
易信娱乐

易信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