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秀墓石刻:四碑并建的南朝佳话

霸名评过去 2024-10-08 12:22:01
萧秀墓石刻是南朝石刻中遗存最为丰富、规模最为完整的一处,萧秀墓石刻堪称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 萧秀墓石刻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神道设有四座石碑。 唐代姚思廉编撰的《梁书》记载:故吏夏侯禀等表立墓碑,诏许焉。当世高才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古未之有也。 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的清人孙岳颁所著《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中也有一条记录了“萧秀四碑”的史实:安成康王秀卒。游王门者东海王僧繇、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咸称实录,遂录。四碑并建。 由此可知,萧秀死后,他的幕僚部下纷纷为其撰立碑文,原本计划从四篇碑文中选出最好的一篇刻立墓前,但由于王僧孺、陆倕、刘孝绰、裴子野四人所写的碑文均相当精彩,难分伯仲,所以梁武帝萧衍最后决定“四碑并建”。 如此说来,确实是一段佳话! 萧秀,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排行第七。史书中记载了萧秀离任、去世以后,任地群众们的反映:初,秀之西也,郢州人相送出境,闻其疾,百姓商贾咸为请命。及薨,四州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雍州蛮迎秀,闻薨,祭哭而去。丧至都,赠司空,谥曰康。 文化事业方面,萧秀本人的文学素养极高,有文集留世。萧秀为人清心寡欲,别无它好,惟嗜典籍,精意求学,搜集经记,收藏颇富,曾聘请刘孝标等学者一起编撰大型类书《寿光书苑》和《类苑》,书末完稿,已流行于世。另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今已佚。 如此看来,萧秀可以算是南朝那些宗室子弟里的品学兼优的榜样级人物了。 或许那个为后人所熟知的昭明太子,也受到过他这个叔叔的影响。 逝者如斯、未尝往,不舍昼夜。龟趺虽存,碑身安在?残存石碑上的文字大多漫漶不清——它们湮没于奔腾的时光长河,随千古风流人物一去不返…… 从“四碑并建”可知,墓主萧秀确实可值得后人凭吊、流芳千古。

0 阅读:0
霸名评过去

霸名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