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联合国曾表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已经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然而中国

鉴清评趣 2024-10-13 12:50:59

上世纪,联合国曾表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已经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然而中国人不信邪,在治理了70年后,如今怎么样了?   黄土高原,这片曾经饱受水土流失之苦的土地,几千年来,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   20世纪中叶,联合国曾派遣专家考察黄土高原,得出"无药可救"的结论。   然而,中国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以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长达70年的生态治理攻坚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在黄土高原实施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修建梯田、营造林网、封育保护等措施,减缓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到了70年代,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如"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大规模营造林草植被,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进入21世纪,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迎来了新的突破。2002年,国家启动了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退耕、造林、封育等措施,加快生态修复进程。   2017年,国家又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到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新增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000万亩以上。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3%左右提高到现在的近60%,水土流失面积从74.9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万平方公里以下,年均减少泥沙量超过3亿吨。   昔日的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万物勃兴的生机盎然。   黄土高原的生态奇迹,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从"愚公移山"的精神,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远见,再到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几代人接续奋斗,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黄土高原的绿色蝶变。   曾经的"黄土层层叠,峁峁梁梁如泥丘",如今已变成了"山川披绿装,塞上江南美如画"。   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同时,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新兴业态不断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昔日贫瘠荒凉的黄土高原,如今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70年来,中国在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黄土高原的生态奇迹,充分证明了人类只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这片曾被认为"无药可救"的土地,如今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昭示着人类改造自然、建设美丽家园的无限可能。

1 阅读:1740

评论列表

大陆随风

大陆随风

6
2024-10-20 07:34

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