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访古】高家库碑亭失考墓墓主未失考

问道去访古 2024-10-16 12:30:09
2002年出版的《雨花台区志》记载:“碑亭失考墓,铁心桥高家库村,该墓现存龟趺等文物,视其风格、形制似为明墓”。因墓前早年有两座南北并列的碑亭,无法确定墓主人,故称为“碑亭失考墓”。碑亭失考墓1981年列为南京雨花台区文物保护单位。 碑亭失考墓所在小龙山是位于牛首山北的一座不高的小土山。1930年著名历史学家朱偰先生曾经到此考察,照片收录在《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图片备注“墓有石坊一,华表一对,左为御碑亭,碑尚存;右另一碑,今亡,仅余龟趺。墓在亭后山坡上,筑有围墙。”朱偰先生考证后认为是“明守备南京司礼监太监郑强墓”。 墓前碑亭、御碑、华表、石牌坊等均在抗战时期和建国后的特殊年代被毁,墓葬本体也在1966年被当地农民挖毁,出土了墓志及玉带,后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今仅存一件碎成两部分的龟趺依旧留存原地。 墓志盖上刻“明故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郑公墓志铭”,墓志的释读,证实了此前朱偰先生的判断,牛首山高家库碑亭失考墓主人就是明代中期的大太监,曾任“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的郑强”。至此,牛首山碑亭失考墓墓主之谜可以说是彻底解开。 但令人不解的是,1981年列为雨花台区文物保护单位的时候,这座早已确定墓主的古墓却依旧被称为“碑亭失考墓”。似乎朱偰先生在1930年代的考证,1966年出土的墓志,都不存在一般。在一些资料里面还赫然写着此处墓葬尚未发掘,对墓主人身份各种推测,更有人猜墓主为郑和,实在有点贻笑大方。 郑强,字文毅,别号芝山,福建同安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卒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享寿68岁。郑强“端重不凡”,九岁入宫,并进入太监学堂读书。天顺初年,明英宗朱祁镇复辟,重立太子朱见深,郑强被选为太子侍奉。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郑强被升为内官监太监,极受宠幸。 成化十六年(1480),宪宗念及南京为根本重地,改郑强掌南京内官监事。成化二十年因修建皇陵功,敕郑强守备南京机务。正德三年(1508年),68岁的郑强在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的任上去世。郑强去世后,葬于生前最喜爱的天阙山(牛首山)庄园中,改庄园为墓园,内建有寺庙,皇帝赐名“成恩寺”,令僧人守坟。 后记:出土墓志早已证明高家库碑亭墓为郑强墓,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更正,以免继续误导大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