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空心化,美国海军迎来发展困境,中国海军迎来发展机遇期!

畅所易言 2024-05-18 15:14:51

过去几十年,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外移,转而去追求利润率更高的金融行业,这也导致美国海军如今在面临中国海军下饺子般批量造舰时,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复兴,美军不得不依赖其盟友。然而,这样的依赖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美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大量外包后,其生产基地和技术能力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样一来,原本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逐渐削弱,甚至在一些高端领域也失去了竞争力。随着美国船厂减少,技术工人也陆续流失,如果美国要维持船厂的运作,其军舰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上涨。而随着熟练的造船工人和技师的流失,即使美国想要重建制造业基础,就会面临着技工短缺、工艺断档等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造舰能力一旦失去了,想要再次振兴,可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搞定的。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逐渐恢复。如今美国造船业衰弱,也导致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成本问题。由于制造业基础的削弱,美军造舰成本居高不下。一艘新型战舰的造价动辄数十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其次很多先进的舰船技术,比如隐形材料、先进推进系统等,都需要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来支撑。没有了本土的制造能力,即使有最先进的设计,也难以快速进行产业转化。最后就是工期的问题。造舰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但如今美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远不如从前。这导致了其造舰周期越来越长,很多原计划按时交付的军舰纷纷推迟,让海军的更新换代计划严重滞后。

面对制造业空心化和造舰困境,美国海军不得不寻求盟友的帮助。比如,美国就将其星座级护卫舰交由西班牙船厂进行制造,并从欧洲、日本等盟友处采购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这种依赖盟友的策略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缓解一些压力,但过度依赖盟友,同时也意味着在关键技术和装备上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关系发生变化,这种依赖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跨国合作还会涉及到更多的协调和管理,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依赖盟友同时也会存在技术泄露风险。

而反观中国海军,在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的造船业综合竞争能力已经超越韩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不仅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而且在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方面也不遗余力。这使得中国海军的舰船建造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仅仅在2023年,中国就建造一艘055大驱,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四艘052D型驱逐舰和两艘054B型护卫舰。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在造舰上的困境显得更加突出。美军在2023年仅建造了三艘大型水面舰艇,无论是舰船数量还是技术先进性方面都面临被中国赶超的风险。虽然美军目前海军总体吨位还是世界第一,但这无法掩盖其新舰交付进度缓慢,现役舰艇严重老化的问题。而未来在西太地区,美国海军将会面临中国海军强力挑战。预计到了2027年,美军能够部署在亚太的“盾舰”不超过三十艘,而中国将会有至少52艘中华神盾舰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且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战斗力上中国都将占据绝对优势。

美国海军的造舰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造业空心化是根本原因,而依赖盟友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来,美国必须加大力度重建制造业基础,提升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才能在国际军事竞争中重新夺回优势。

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在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上保持领先,将会在未来的国际军事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0 阅读:40

畅所易言

简介:畅所易言,用不一样的眼光纵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