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做到这一点,焦虑、抑郁顿时消失

如是说心理 2024-04-10 22:51:55

有一位失眠的学员过来咨询,说自己晚上睡不好,睡不着。结果一问,原来他一天能睡八九个小时,但是他却觉得自己从晚上十点睡到第二天十点(十二个小时)才算正常。他说他之前就是这样睡的,可是最近感觉到六七点就醒了,所以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听了他讲的,我只能说,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人,能每天有这么多时间来睡觉,实在是命好。应该不用为生计发愁。

话说回来,人到了二三十岁了,一天只能睡个七八个小时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问题出在哪?不是他的睡眠有问题,而是他的认知有问题。

我记得之前有接待过一个白富美的学员,她就是觉得自己还不够完美,所以去整容。但是结果不太如意,所以让自己陷入抑郁当中......

我还记得李宏夫老师在《情绪自救》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学员说:要去隆胸。为什么要去隆胸呢?因为她男朋友觉得她的胸太小了。但是我们作为旁人来看,虽然她不像欧美那样,但在国内还可以。所以问题是什么?不是她的胸真的小,而是她受别人影响,觉得自己还不够......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在咨询接待和咨询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这就说明,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本身不够好,也不是我们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在认知上出了问题,所以才觉得这不好,那不够。

而这正像《坛经》里面的那个故事:寺庙风番在动。一个师父说:“是风在动,因为没有风,番怎么会动呢?”而另一个师父说:“明明是番在动。”这个时候六祖出来说:“不是风动,不是番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这就是“非关风番,仁者心动”的典故。

如果我们用思维去理解的话,可能不好理解。好像前面两位师父说的也没错。大家想想,那个番是不是在动?那个番在动,是不是也是因为有风在动?所以他们说的都没错。那六祖为什么说是“仁者心动”呢?因为那两位师父在说一个自然现象。既然是自然的,为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问题呢,还要争论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之所以把一个本来自然的现象当成一个争论的问题,根本是因为他们的“心在动”。

所以,六祖说的并不是风或者番,到底是哪个在动。六祖说的他们升起烦恼(争论)的原因。

相信这样一说,大家再看这个故事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那把这个故事用在上面例子也是一样的。即不是他们睡不好,也不是他们长的不够好,而是他们的心在动。所以,他们要解决的不是睡不睡的问题,也不是自己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认知问题。

他们认知的什么问题?他们对于分别的执著、执取才是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上面几位学员,其实很多焦虑症、抑郁症朋友也是这样的。

那我们怎么才能放下执著心呢?

推荐大家按照李宏夫老师的《战胜抑郁》书中的观息法进行练习。透过对观息法的练习,慢慢放下我们的执著心。

0 阅读:42

如是说心理

简介:一个专注抑郁症、强迫症心理康复知识分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