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撤回了所有派往中国的科学家,而在临走前,一位苏联的专家悄悄告诉我

庆丰娱乐 2024-11-09 23:26:35

1960年,苏联撤回了所有派往中国的科学家,而在临走前,一位苏联的专家悄悄告诉我国的核武器研究所:“其实你们有王就足够了……” 要说我国刚建国之后,对我们最强有力的伙伴是谁?那一定是当时的苏联,但是靠外人终究是靠不住的,在我国和苏联关系结冰之后,我国的工业实力严重下降。 苏联科学家们在临走时,对我们的同志说到:“其实只要有王淦昌,你们就能独立研究hwq。” 很多人对于王淦昌可能没有三钱那么熟悉,但是这位也是我国hwq研究史上不可撼动的人物。 王淦昌出生在一个学霸家庭,父母都是那个时候的高材生,每天的耳濡目染下,王淦昌从小就怀有一颗报国之心,知道祖国现在最缺少什么,便决然地投身于科研事业。 最后在十八岁时凭借高分考上了当时的清华大学,就读于物理系,成为了当时清华大学的第一届学生,在学校时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申请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国外,他始终惦记着祖国的发展。 拒绝了无数外国研究所向他抛来的橄榄枝,甚至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诺贝尔奖,听闻祖国有难,不畏艰辛,远渡重洋,回到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真的做到了他当时所说的那样。 那个时候的国内设备明显没有国外先进,还要时常躲避外国的监测,仅有的几台计算机设备总是出现故障,所以需要在最紧急的情况下使用,很多需要计算器计算的数字和公式,都是靠着人的脑力来进行计算。 这也就很多外国人羡慕中国人心算和口算厉害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都是需要每个国人从小就学的。 虽然设备不先进,但王淦昌依旧每天不遗余力的计算,推翻再计算。。。。。。整个研究室都是笔画在纸上的声音,还有算盘拨动的声响。 隐姓埋名十余载,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研究实现了突破,在1964年,一声惊雷,响彻中国的上空,将这些年所受的屈辱,尽数发泄。 这一声巨响,也使的中国在国际上彻底的站稳了脚跟,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句话具象化的体现在了此刻中国的身上。 大漠归来时,王淦昌已是白发苍苍,难以辨别年轻时的样子,但是他却说道:“我愿以身许国”说罢,便再次投入到了研究中,这一次,绝对不能再被别的国家赶超。 中国的进步离不开这些前仆后继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科学家,靠着自身的实力,短短四年超越了欧洲将近百年的研究,使中国再次挺直了腰杆。 如今更是凭借着几十年的研究,赶超上了欧美那边几百年的工业,这样的割裂感,世界仅此一位。 对于这些事情,您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王淦昌 文|露从今夜白 编辑|影娱先锋

0 阅读:1261

评论列表

一念

一念

7
2024-11-09 23:41

民族英雄

庆丰娱乐

庆丰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