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口岸车站广场规划方案图(1988年)
城市刘冰芍
2024-11-24 16:34:02
罗湖口岸起源于罗湖桥,从晚清最早的广九通关口岸、到改革开放的起点,这里沉淀了百年粤港交往、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印迹。
1986年,罗湖口岸枢纽进行了特区成立后第一轮规划建设:罗湖口岸火车站广场改造。以环形交通组织、开敞式空间布局提高口岸的效率、改善国门形象。1991年末第一轮改造建设完成,形成了口岸-火车站的基本格局。
2000年起,以深圳地铁一号线罗湖站建设为契机,进行了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综合规划,开展了以交通管道化和环境生态化为核心的可持续城市枢纽更新,2004年底随着地铁的开通,改造后的罗湖口岸片区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及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2005年度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006年度国际ULI亚太卓越奖、2007年度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8年,在 “双区驱动”的背景下,从片区重要的湾区价值和迫切的改造需求出发,罗湖区政府组织了《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以中规院为牵头单位、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为成员单位的设计联合体方案最终斩获国际竞赛第一名。
城市设计还以深港融通特别政策区的战略思考、枢纽站城空间创意及其可实施性,公共空间再造推动城市复兴的再生路径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以及首届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入围奖。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