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迹‖明代琉璃窑遗址与清代眼香庙

问道去访古 2024-12-13 21:27:16
[一R]眼香庙 南京老城南流传有一句俗语“出了南门都是寺”,形容中华门外寺庙林立的景象。这些寺庙大多为佛寺,但也有道教及其他地方信仰的庙宇,眼香庙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金陵玄观志》中记载:“眼香庙,在郭城安德门外,南城牛首山地, 去所领移忠观三十五里、聚宝门三十里。宋朝建,万历二十年,募化重修。有关公殿、碧霞殿、道院、基址四亩。” 也就是说,南京眼香庙始建于宋代,明万历二十年在牛首山重修,内有关公殿、碧霞殿、道院等建筑,占地四亩。 清代,牛首山的眼香庙毁于战火之中,后人在窑岗村一处高岗上重建了眼香庙。由于史料文献缺失,具体重建时间及是何人所建,已不可考。 南京眼香庙来历,从清代以来就流传有一种说法,说是为纪念一位留在南京义务为百姓治疗眼病的宋高宗妃子而建。但个人考证史料后认为南京眼香庙实为眼光庙的一种,和宋高宗妃子无关。眼光庙内供奉道教的眼光娘娘,眼光娘娘为碧霞元君的化身之一,专管眼病,被百姓单独立庙祭祀,称为眼光庙。这点可以从明代南京眼香庙内设有“碧霞殿”就可以证实。另外,眼香庙也非南京独有,在常州溧阳等地也曾有眼香庙,庙宇虽毁地名却留存了下来。 眼香庙区域在建国后五十年代被改建为了药厂,大部分建筑被毁,幸运的是有三间大殿和东西厢房留存了下来。大殿面阔三间,坐北朝南,硬山顶建筑,位于高出地面约三四米的岗地上。据说,这三间大殿和厢房先后被用作食堂和职工宿舍等,如今为药厂退休职工住所。建筑虽有改动,但仍能看出原始结构。 [二R]明代琉璃窑遗址 早在民国时期,张惠衣、刘敦桢等学者就推断,烧制大报恩寺琉璃塔构件的窑址就在窑岗村附近。 1958年~1959年,南京文物部门在眼香庙区域意外发现了用明城砖砌筑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构件库房,里面的琉璃构件多得使人眼花缭乱。2008年,窑岗村拆迁,又出土了琉璃窑及一批琉璃构件。今天各大博物馆内存放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构件,皆来源于此。 根据文献记载,当初大报恩寺琉璃构件一共烧制了三套,一套用在塔上,另外两套就埋在聚宝山官窑地下。 史学界、考古界学者研究后指出,眼香庙一带,正是明代工部直属的“聚宝山官窑”。这个官窑负责烧制大报恩寺塔的琉璃构件。专家在这里先后采集到斗拱、额枋、檩子、椽子、拱门花砖、须弥座、龙纹瓦当、滴水等琉璃塔构件。 推测,眼香庙一带地下仍埋藏有大量琉璃塔构件。

0 阅读:0

评论列表

筱布丁

筱布丁

1
2025-02-03 23:02

民居是眼香庙啊?

青柠檬

青柠檬

1
2025-02-03 23:22

两座琉璃窑,一座移在朝天宫,一座移在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眼香庙还没去过,看照片有点破败啊……

没头脑

没头脑

1
2025-02-03 22:35

这个地方去过一次,什么也没看到,就一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