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高考状元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国内一片哗然,纷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24 20:47:24

2010年,河南高考状元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国内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到:“你怎么不给国内的大学捐款?” 2010年的一则新闻,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位名叫张磊的80后青年,向母校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数目之大令人咋舌。然而,更令人惊诧的是,国内民众的反应却是一片哗然,纷纷质疑道:"你怎么不给国内的大学捐款?" 这就不得不从张磊的成长经历说起。 小时候的张磊对学习兴趣寥寥,他的梦想并不在课本中,而是想象着能像武侠小说中的英雄那样,仗剑天涯、快意江湖。 甚至有一次,受电影《少林寺》的影响,他离家出走,只身前往嵩山,想学一身武功。然而,这份对武侠的憧憬并未改变他在学业上的窘境。小学升初中时,他几乎落榜,仅以一分之差勉强过线。那时的张磊,是标准的“学渣”模样。 高中的一次挫败成为他转折的起点:面对读不懂的学术书籍,他感到深深的无力,这种刺激促使他奋发图强。从高二开始,他收起玩心,专注学习。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张磊从一名成绩平平的学生逆袭为河南省文科状元,成功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张磊选择了国际金融专业。 大学毕业后,张磊并未选择主流的金融机构,而是加入了一家矿产企业,负责到全国各地收购矿山。 在这段时间里,他穿梭于贵州、云南、青海等地,看到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的中国,也完成了自己少年时期“浪迹天涯”的梦想。 跑遍大半个中国后,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渴望去更大的世界探索,于是在1998年,申请到了7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了耶鲁大学。 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张磊开始备考托福和GRE,那一年,他28岁。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过硬的语言成绩和优秀的专业背景,张磊最终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自己的留学梦。 然而,初到异国他乡的张磊并非一帆风顺。 他虽然获得了奖学金,但生活费仍入不敷出。为了维持学业和生计,张磊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四处找兼职,但收效甚微。无数次的碰壁和失败,都没有击垮这个年轻人的意志。 就在张磊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耶鲁大学的捐赠基金首席投资官史文森教授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兴趣,欣赏他的才华和毅力,于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在耶鲁大学基金管理处实习的机会。 跟随史文森教授工作的日子,让张磊如鱼得水。他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很快就掌握了许多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史文森教授的言传身教下,张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哲学。这段宝贵的经历,成为了他日后在投资界叱咤风云的基石。 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正在向世界敞开大门。身在美国的张磊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决心要回国淘金,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然而,创业需要资金,张磊手上并没有多少积蓄。 于是,他开始四处筹集资金,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加入这场创业大潮。在各种场合,张磊都会侃侃而谈自己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他常常用"中国这趟快车即将发车,请抓紧上车"这样的比喻,来说服潜在的投资者。 张磊以他独到的见解和令人信服的语言魅力,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他会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来论证中国经济腾飞的必然性。 很多人被他的激情和远见所打动,纷纷表示有意向进行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磊的诚意终于打动了他的恩师史文森教授。 作为耶鲁捐赠基金的掌舵人,史文森教授对张磊的判断非常信任。他派出专业的团队前往中国实地考察,最终确信中国经济确实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值得进行长期投资。 2005年,高瓴资本在张磊的运筹帷幄下正式成立,初始资金就有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一部分,以及史文森教授的个人投资。而张磊的第一笔投资,就选择了将全部资金投向腾讯公司。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决定表示不解。 要知道,彼时的腾讯已经上市,股价也处于高位,甚至连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都选择了套现离场。在许多投资者眼里,腾讯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 但是,张磊却坚信腾讯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他不随大流,反而逆向而行,将高瓴资本的全部身家压了上去。事实证明,张磊的判断是正确的。腾讯后来的表现,让所有看衰它的人都感到惊讶。高瓴资本凭借这一笔投资,净赚超过220亿元,一举奠定了在投资界的江湖地位。 在互联网投资成功后,张磊将目光投向了实体经济。 他选择支持一家传统消费品公司——蓝月亮。彼时,国内的洗衣液市场尚未起步,洗衣粉市场被外国品牌占据。张磊预判,随着全自动洗衣机的普及,洗衣液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他的资金支持和战略推动下,蓝月亮经历了三年的亏损期后,营收在六年内增长十倍,最终成为市场领导者。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张磊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为耶鲁大学捐赠888万美元,成为首位亚洲校董,同时也为母校人大捐赠3亿元,他还推动了西湖大学的创办,旨在通过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0 阅读:147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