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殉国将军录——雍济时
贫僧劝你把鸡腿放下
2025-01-12 15:53:46
雍济时(1901年5月—1937年10月26日),字熙如,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少华社区上雍家湾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团第三十三师第九十七旅第一九四团团长,抗日英烈。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9月上旬,第三十三师开赴淞沪前线。23日,部队到达上海进入徐浦阵地。10月上旬,日寇已攻占宝山、刘行、吴淞等地,准备猛攻大场,以切断淞沪铁路实现中央突破。第三十三师奉命增援大场,部署在大场以西老人桥、凉泾桥之线,与湘军朱耀华第十八师相连。
12日,日寇猛攻陈行,守军顽强阻击。日寇转攻南翔,企图突破南大公路,从侧面包围大场。17日,日寇进攻大场以西胡家宅、洛河桥。由于守军战线过长,兵力薄弱且后援无继,南大公路被突破1公里。第三十三师与敌血战后顶住猛攻。
24日,日寇飞机对第三十三、第十八师阵地狂轰滥炸,守军工事被毁殆尽。日寇在战车配合下越过走马塘,向守军阵地猛扑。守军伤亡惨重,幸存官兵固守待援。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给军政部长何应钦的急电指出:“我三十三师连日抗战,伤亡甚重,冯师长及雍、王两团长受伤,张旅长及张团长失踪,官兵仅剩下十分之一。”
25日,雍济时在激战中颈部中弹受伤,流血不止,伤势十分严重,副官多次劝他下火线送医院治疗。雍团长考虑到冯兴贤师长受伤、张旅长失踪,战况危急之际,他再离开部队,会使军心不稳。此时,蒋介石、顾视同发来措辞严厉的电报:“江湾、大场两据点守备官兵,无命令不得撤退,违则军法严惩。”
26日,第十八师阵地失守,朱耀华师长自戕未遂。第三十三师奉命向苏州河南岸江桥镇、小南翔一线转移。雍团长忍着剧痛率部越过苏州河时壮烈殉国。
1937年11月,雍济时灵柩运抵家乡华县,县政府举行隆重追悼会和安葬仪式,官员、士绅、民众、咸林中学、少华女中等1000多人参加活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词:“中流砥柱”,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书赠:“为国成仁”烈士匾一面,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送来挽联。
1939年,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追认雍济时为抗日烈士并颁发烈士证书。
1986年,民政部为雍济时补发革命烈士证明书。华县人民政府修复其墓地。
2015年8月24日,雍济时将军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