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孑与2的《大宋的智慧》这本小说?

夜听澜 2024-04-04 15:29:06

1、这本书刚看完,之前看过《唐砖》,从2本书的行文来看,文字凝练不小白,结构清楚,叙事自然,历史功底扎实(在大宋中书袋掉的有点多),总体上算是网文中的上乘作品;

2、情景设定让人纠结蛋疼

大宋这本书不能说不好,只是情景设定着实让人纠结蛋疼;既然是穿越网文,想通过意淫吸引读者兴趣,又想升格调讲情怀为国为民兼济天下苍生,结果整部书看下来人就拧巴了;

3、如此憋屈,所为何来?

所有人一边享受着主人公带来的各种红利,同时还是这波人却都恨不得主人公全家死光光。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主人公就像抹桌擦屁股纸,每个人都离不了,缺的时候只恨不能跪舔,可用完后就想立马扔粪坑冲走,从结局看主人公这根被擦屁股纸盖着的屎橛子最终还是被冲走了,大宋上至君臣下到百姓皆大欢喜送瘟神,主人公嘴上不在乎说当海盗是儿时梦想,骗鬼呢,实质上就是作茧自缚,养肥了一群白眼狼,最后被整个大陆的中山狼威逼驱赶,灰溜溜滚出自己亲手打下的大宋江山。如此憋屈,所为何来?

4、这样不科学

怕见豆沙县生灵涂炭,怕见成都府蚕农布商破产,怕大宋无马不利于军阵,怕见靖康之耻万民受难,最后终于升级到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平生之志,为了这个志向,带着镣铐跳舞,穿着棉袄洗澡,三孙子一样拖着一个破烂的大宋艰难前行,行进中不管是好人坏人大人小人男人女人阳人阴人全来蹭车不掏票也就算了,还全TM坐车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算计主人公,打黑枪使阴招挖坑埋雷无所不用其极,主人公一句怕害了亲朋好友就兢兢业业继续拉车,其实这样不科学。

5、网文读者的感受需要考虑啊

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处在纠结之中,按书里的交代,主人公的理想完全符合马斯洛理论,最初的理想应该是兄弟俩吃饱穿暖,这是生理安全情感归属上的需要;温饱解决后的小康主人公理想开始变成东华门唱名,这是被尊重的需要;后来理想稀里糊涂变成了收复幽燕十六州当王爷,这是主人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都没什么问题,但矫情的是,每当主人公立下大功之后被整被黑被坑被别人下套捅刀的时候,作者说:音乐起~~~然后主人公就随便去打杀几个小瘪三捞回点面子,然后就对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甘之若饴,在此,个人特别想对作者说:哥啊,你也得考虑下读者的感受啊,就算你不让主人公快意恩仇宁可我负天下人地去造反,也不能叫天下人都来负我气我欺我骑我啊,看网文就是图个畅快,这样写,我觉得很多人都很不畅快。

6、黑色幽默的定义就是“坑你是为你好”

大宋版风尘三侠,作者一定是有意识这样设置的,五沟笑林花娘,一僧一道一风尘女,除了主人公的兄弟和老婆孩子之外,这几个号称是主人公为数不多的好朋友。可是这几个好朋友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坑过主人公,这几个损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黑色幽默的定义就是“坑你是为你好”!当然,更黑色幽默的是,一个没坑过主人公的好朋友青宜结鬼章死在了主人公手里。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主人公在书中屌到没朋友。

7、其它各种坑你的理由

坑你是为大宋好,坑你是为百姓好,坑你是为了商会好,坑你为了士大夫阶层好,坑你为了赵家江山好,就特么没一样是为我好为我考虑的;最让人绝望的就是用这些理由坑人的亲朋故旧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其中,庞籍文彦博包拯这样的老帮菜做起事来假天下百姓之名满口仁义道德,而做错了事就借一心为公之名耍无赖死给你看,让人牙根痒痒。

8、老村长不是酒,是关爱和信任

书中唯一完全信任不计后果任凭天塌地陷只想为主人公好的只有豆沙寨老村长一个人。

这一点连彭蠡和苏洵都做不到,他们俩不能说坑过主人公,但如果是在让主人公屈死跟主人公造反两者之间选择,他们会果断选择让主人公去死。

9、自愿出海与被逼出海是两个概念

书中结局皇帝赵祯不惜戴上绿帽也要让主人公身败名裂无立锥之地,其恶毒之心让人齿寒,心想作者总该让主人公雄起了吧,没料到作者还是决定安排主人公灰溜溜地的离开出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时,我只想替主人公说一句:去你妈的,老子可以自愿出海,但你们不能逼老子出海!

为了不让主人公走的太凄惶如丧家之犬,作者安排主人公朝着岸上打了几炮后扬长而去,同时为了自圆其说,还表示大宋对主人公的战船毫无办法,大BUG啊,大宋有船有炮,把炮搬到船上变成炮船有那么难吗?

如果大宋这本书有续集,按国人正常的腹黑心态,小皇帝赵旭会放过淫辱国母的大宋巨奸?对于手握海量资源成长起来的赵旭,别说桃花岛,就是西瓜喇叭花岛也给你轰个稀巴烂,你带走的三五万人再牛逼强悍还能强过一个有着无限战争潜力的大宋帝国?到时候,先把留在中原与主人公有旧的将士亲朋斩尽杀绝连根拔起,让主人公看着亲朋故旧斧钺加身而椎心泣血,再派大宋舰队联合绞杀主人公海上据点,主人公要想保住老婆孩子就只能往爪哇菲律宾日本方向逃命了,不过如果赵旭要是拿出郑和下西洋的劲头,主人公的结局多半还是死翘翘。所以,我在怀疑,作者是不是故意草蛇灰线想写死主人公?

可以预见,这样的无言结局会一定会让主人公痛悔终生的:因为曾经有一个造反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10、假如我是云峥: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吾辈造反,尔等亡国!

从这本书看了一半的时候,我就开始深切地盼望书里出现这句话,见不得好汉低头英雄受气(当然这也说明作者写得好读者入境深),可惜一直翻到结尾,主人公还乖的跟猫咪一样。致使一口浊气引而不发胸闷异常。

个人觉得,作者的情怀讲的不够彻底,在谋杀完颜勃勃的时候还是埋下了靖康之耻的伏笔,依照宋朝士大夫们的尿性,少了主人公这条鲶鱼的搅动,大宋要不了几年就会恢复早先的贱皮子状态,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一甲子之后的群魔乱舞是东京人必须承受的痛苦。

对于这一点,我要更加推崇《赘婿》,因为同样是青衫书生,《赘婿》里面的书生受不得委屈,所以他在金銮殿上把刀插进了皇帝的脖子。虽然不一定杀了皇帝就要自己当皇帝,但至少看起来痛快。

11、终究意难平

将军百战死,不惭世上英,河清海波晏,终究意难平。

0 阅读:221
评论列表
  • 2024-06-13 18:47

    就看这本书里道德模范似的包拯临死还得疯咬主角一口,一群道貌岸然其实就是不干人事儿的,这宋它真亡的不冤,赵祯还能有个孩子没绝后也是太遗憾了。

  • 2024-04-05 00:29

    已经忘了,不过当时看的很爽

  • 2024-05-04 23:17

    那什么,中国人的风度在于中庸二字。明白么?何为君子,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若想看些肆无忌惮的小说,何必看这类?评论要有点深度。这样的评论,呵呵。

  • 2024-06-16 00:45

    确实憋屈,不爱看。

  • 2024-04-20 18:21

    孑与2的文字我从头看到尾,没从哪一个片段看出凝炼,而是实实在在的矫情和艰涩

  • 2024-05-11 01:00

    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文在历史与民间传说基础上表现古人一种君子情怀与现代人结合的思想,终于又回归人群,这个,沒见那个更高明些的

  • 2024-06-07 12:20

    非常赞同 !这书越看越憋屈,看一半直接拉倒结尾,看完结尾之后好想骂作者啊!看这小说里写的宋朝,不亡国真是没天理了!适合受虐倾向的看此书!

夜听澜

简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