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三峡移民最牛“钉子户”,给再多的补偿都不愿意搬迁,原因竟然出于一只鸡,直到儿

觅翠聊历史 2025-02-17 13:32:13

她是三峡移民最牛“钉子户”,给再多的补偿都不愿意搬迁,原因竟然出于一只鸡,直到儿子当兵以后,她选择了妥协。   1981年,在湖北秭归,张秉爱的父母私自为她做主,将她嫁给了山下的一名残疾人。   这对于张秉爱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且不说她当时已心有所属,单说要照顾一个残疾人一辈子,她就能预见到自己下半生的艰辛。   然而,在那个年代,女性往往没有太多选择权,婚姻大事多由父母做主,因此张秉爱最终也只能妥协。婚后她为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   其实在婚前,张秉爱与丈夫的日子过得也算可以,虽然清贫,但也不会饿肚子。   可两个孩子出生以后就不同了,因为丈夫残疾,劳动力有限,养家的任务就落到了张秉爱的手中。   为了养家,张秉爱与其他村民一样开始种植脐橙,赚来的钱勉强可以给孩子交学费。虽然一家过得依旧清贫,但也能凑合过下去!   1992年,三峡移民的政策下来了。当张秉爱得到搬迁的通知后,她整个人都抑郁了不少。   她属于那种思想很传统的女人,既然都愿意听父母的话嫁给残疾人了,对于故土的留恋可想而知。   所以在得知搬迁通知的时候,张秉爱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搬离故土。而一次偶然事件的发生,更是坚定了她的想法。   原来,在邻居收拾屋子准备搬迁的时候,一只被绑好的鸡挣脱开来跑到了她家的院子中。 这让张秉爱觉得,连鸡都不愿意搬迁,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无论村委会的人如何劝说,张秉爱就是不同意搬迁。最终村委会的人也拿她没办法,任由她继续住在老宅子中!   然而,三峡工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坚持而停止。随着工程的开工,长江水位逐渐升高,张秉爱的家很快将面临被淹没的命运。   张秉爱依旧没有选择退缩。老宅子要被淹了,她就在更高的地方搭建了一间简陋屋子。而村委会的人也尽量帮她完成这些工作。   对于张秉爱来说,她最看重的还是家里的那些脐橙树。一旦被水淹没了,那她一家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成了问题。   张秉爱展现出来一个女子少有的坚毅。她将自家的所有脐橙树一棵一棵地移种到了山上,避免了被水淹没的结局。   此时,村委会的人依旧还在努力劝说张秉爱搬家,而且也向张秉爱说了搬迁给的各种补偿,可张秉爱的态度很坚决,给多少都不愿意搬迁。原因只有四个字:故土难离。   到了1999年,整个村子就只剩下张秉爱一家人。而且她家的老房子也早已被水淹没,就剩下在山上搭建的临时铁棚子。可张秉爱依旧没有想过搬迁!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逐渐改变了她的想法。因为村子就剩下她家一户人家,而且又没有道路,家中断水又断电,就连两个孩子上学都要走山路去隔壁的村子,导致两个孩子没办法全身心地学习。   在张秉爱的儿子高考失利后,张秉爱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她想的是,如果早点听从政府的搬迁,那么两个孩子上学就会方便很多,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之后,张秉爱的儿子决定前往部队当兵。而张秉爱在儿子做出这一决定后,也终于同意了搬迁。   得知张秉爱同意搬迁了,村委会的人十分兴奋。当即就联系上级部门替张秉爱一家办理搬迁手续,当初承诺的搬迁补偿一样也没少。   而且为了照顾张秉爱的故土情,当地政府部门也没让张秉爱一家搬离太远,在山上给张秉爱一家安排了住所。   尽管一切都安排妥当,可对于张秉爱来说,几年的坚持也让她家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别的搬迁人员早就因为补偿和机遇发家致富,而她家依旧只能保证温饱。   最遗憾的是,她的两个孩子也因为居住地过于偏僻,缺少交流而变得沉默寡言,以至于耽搁了学业。好在张秉爱及时妥协并没有影响两个孩子的前程。 对于张秉爱的固执,屏幕前的你们认为她做的对吗?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0
觅翠聊历史

觅翠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