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计算机对数学要求颇高?计算机运算本质不就是数学嘛!那计算机起源于什么地方呢? 它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美国要发射导弹,那导弹飞行轨迹呈抛物线,要精准打击目标,就得计算轨道,这需要大量运算,人力根本算不过来,于是计算机应运而生。所以说计算机对数学要求高,因其本身就是为解决数学问题而诞生的。 慢慢地,它发展到能在我们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运用,但其本质依然依赖数学来解决问题。从最初计算机的 0101 语言,就像我们之前看的电视剧里,氢弹之父于敏研究氢弹时,在上海有那台超级计算机,当时中国就那一台,这种国家级科研项目还得排队使用。 那时可没有屏幕和键盘,都是一张张纸上的洞,用 0101 来表示。再往后,发展到了汇编语言,60 年代出现了 C 语言,接着是 C++,而后又有了 Java、Python 这类语言。这些语言其实都类似于把之前的 0101 语言打包成一个个功能,给这些功能取个名字就叫函数。 你想想,高中哪一科会用到函数?所以从计算机的起源来看,它就是为了解决计算问题。发展到现在,之所以比之前的计算机先进许多,所运用的知识便是函数思想。比如说开发一个淘宝,点开里面有主页,可以上下滑动,上面有各种功能,比如关注、点赞、收藏、绑定手机号等等,每一个功能就是一个函数。里面写着一串代码,点击就会触发相应代码。 在实现这些的时候,你的脑海中得有函数思想,要清楚这些函数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其他关系。这一堆函数可能是围绕某个大功能来实现的,非常复杂。您孩子高中就学个函数 f(x)=x² + Ax + B 可能都晕头转向,那到开发程序时,要是程序再复杂一点,你说能不迷糊吗?连关系都理不清。能不需要数学吗? 这里需要的数学可不是 1+1=2、2+2=4 这样的简单运算,而是数学的思想,也就是逻辑。其实说你孩子数学好,并非指其数学计算能力比别人强多少,关键在于孩子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强不强。如果具备这种能力,那学习计算机就能比别人抢先一步;要是能力较弱,你瞧,人家刚毕业能拿 20 万,你孩子可能就只能拿 5 万。何必去和别人竞争呢?这就是为何计算机对数学要求高的原因。 当然,刚才所说的是第一个层面,不管是从计算机的起源,还是如今成熟的语言,本质都是函数思想。发展到当下,在语言之上又新增了一个要素,那便是算法。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世上很多工科问题本质上就是数学问题,因为数学是自然科学之母,只要把数学问题研究透彻,很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包括当下我们众多物理学的难题,有时深入研究,最后会发现其本质就是数学问题。甚至很多物理现象无法解释时,还可以先通过数学演算对未来的物理现象进行预测,就像冥王星的发现,牛顿先是通过万有引力计算出那里必然存在一颗星,而后再去验证,果不其然,真有这颗星。牛顿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计算机亦是如此,发展到一定高度,所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算法问题。1+2+3 一直加到 50,正常得加 49 步,而小学学的算法是首尾相加乘以个数再除以 2,三步就搞定。 对于计算机而言,同样的性能、同样的程序、同样的语言编写,哪个更快?这速度可是差了 16 倍之多。你说你的电脑卡不卡,不就因为这个吗?说你的电脑性能够不够,不就是因为打开的程序多了就卡吗?但要是每个程序的运算速度都比之前快 10 倍,你会发现打开之前 10 倍的数据都不卡了。对于电脑企业和程序开发企业来说,遇到这种能写算法的孩子,给他们开的薪资能不高吗? 这就是算法岗位薪资高但从业者不多的原因,毕竟不是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都那么出色。所以我认为计算机方向对数学成绩要求高。 一是其起源就是为解决数学问题; 二是其中要有函数思想,这是数学的逻辑思维; 三是往更高端发展离不开算法,就像现在人工智能 80%的岗位都是算法相关。 就像之前我们谈到的 35 岁危机,如果能成为数学非常优秀的人,你觉得会存在危机吗?存在危机的人,说句不好听的,都是能力受限的。天才永远没有危机,就像国外的谷歌、Facebook、Twitter 这类软件公司,他们的程序员每天上班 4 到 6 个小时。我大学室友本科毕业后读研考到南加州,毕业时去谷歌实习,一天上班 6 到 8 小时,其中有两小时休息,还有两到四小时喝咖啡、听音乐的时间。 咱们国内都是固定工位,他们可没有,随时能在咖啡厅、会议室敲代码,而且他们每天的代码量一般不超过 100 行,能解决问题就行。在国内,我们对程序员有个标准,一年不写 5 到 10 万行代码,都不算优秀的程序员。你平均到每天看看,写的代码量远远多于人家所说的几十行或者 100 行。能实现功能,但代码一堆,人家用精简的代码,这就是我所说的,数学的魅力在于多不代表精。就基于这三个层面,数学是工科的基石,更是计算机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说学计算机对数学要求颇高?计算机运算本质不就是数学嘛!那计算机起源于什么地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2-27 20:48:2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