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学历贬值,到处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我试图在其中找寻一丝希望,觉得学历贬值或许并非有坏人从中作梗,蓄意坑害我们这一代人,而有可能只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化现象,就如同当初高价售卖的新品,随着产量增加而回归正常价格罢了。这并非灾难,只是一种社会规律。 就业市场对劳动个体的估值也越来越趋向正常化。同样的一份工作,不会只因你高考比别人多 100 分,工资就比别人多 1 万块;不会因为你有硕士学历就处处受优待。你读什么学校层次,未来对应什么社会阶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的工资多少,取决于实际工作产出;升职加薪,更看重你的能力。 当老百姓发现不能再靠一纸文凭轻易改变命运,就会放弃恶性鸡娃,不会再拿孩子的身心健康去换取学历。说不定未来令人痛恨的衡水模式也会因此消失,那可就是意外之喜了。反正读个二本和 211 差别不大,自家孩子起早贪黑当那窝囊废干啥?同时,教育的内卷程度或许会大幅降低。 当然,这也预示着上升通道愈发狭窄,这是一体两面的。不过,能改变命运的人终归是少数,别拉着所有人陪你恶性内卷竞争。当个体更倾向于安于现状,我们也会从忙碌转向享受生活,参考欧洲那些老牌发达国家。 还有,当一个人在劳动市场中的价值里,学历所占比重下降,其他方面的比重就会上升,比如能力和情商。这说不定是件好事,毕竟相较于终身无法更改的学信网学历,能力和情商的评价标准以及提升空间大得多,弹性也非常大,更能给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崛起的机会,而不会因为学历甚至第一学历就连入门的机会都没有,对吧,河南的大学生们?
谈到学历贬值,到处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我试图在其中找寻一丝希望,觉得学历贬值或许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3-04 19:49:08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