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印度5岁男孩意外走失后被澳洲夫妇领养,25年后他依靠街景地图找到了回家的路,让人感动的是,他的母亲一直在原地等他。 2012年,印度坎德瓦的一条小巷里,一位满头白发的妇人看到一个高大的陌生男子,眼神中先是困惑,继而闪过一丝希望,最后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哭声。这位妇人是坎米卡,而男子正是她失散了25年的儿子萨罗。尽管语言不通,但"萨鲁"这个名字跨越了一切障碍,母子紧紧相拥,泪流满面。这一幕不仅感动了周围的村民,更让全世界为之动容。 故事要回溯到1986年,彼时的印度中央邦坎德瓦,3岁的萨罗经历了父母离异,和哥哥、弟弟、妹妹一起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虽然贫困但坚强,为了养活四个孩子,每天都要干很重的体力活。随着萨罗和哥哥年龄渐长,他们开始通过捡破烂来补贴家用。 命运的转折在萨罗5岁那年悄然发生。一天,14岁的哥哥决定去60公里外的布尔汉普尔市寻找工作机会。萨罗听说后坚持要跟随,哥哥拗不过他,只好带上这个固执的弟弟踏上了旅程。这一决定,成了兄弟俩生命中的分水岭。 抵达布尔汉普尔时已是傍晚,疲惫不堪的萨罗在火车站的长椅上沉沉睡去。哥哥嘱咐他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去附近转转就回来。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哥哥当晚遭遇意外,被火车撞死;而萨罗醒来后,找不到哥哥,看到附近有辆空火车开着门,以为哥哥可能已经上车,便踏上了这趟改变他一生的列车。 这辆火车载着熟睡的萨罗,行驶了两天三夜,最终停在了距家1500公里外的加尔各答。下车后的萨罗茫然无措,他在陌生的车站流浪了十几天,几次尝试乘火车返回家乡,却因不知家乡名字而一次次失败。几周后,一名善良的流浪汉把萨罗带到了警局。警方尝试登报寻亲,但由于线索有限,这一努力也归于失败。最终,萨罗被送入当地孤儿院。 命运在这个孤儿的生命中再次转向。大约半年后,澳大利亚的苏和约翰·布莱尔利夫妇表达了收养意愿。这对夫妇不是因为无法生育才选择收养,而是出于一种博大的爱心——他们希望减少世界人口,同时给失去父母的孩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这样,萨罗离开了印度,来到了澳洲的霍巴特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充满爱的新家庭中,萨罗适应了新环境,学习了新语言,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他在潜水俱乐部找到了工作,还谈了一个漂亮的女友。 一次普通的大学聚会彻底改变了萨罗平静的生活。2008年,当同学们闲聊时端上来的一盘印度甜点,瞬间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记忆。那熟悉的香料气息,仿佛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童年的画面如潮水般涌入脑海:火车站的喧嚣、母亲的面容、哥哥的笑声……这些碎片般的记忆开始在梦中频繁出现,让他夜不能寐。 "我必须找到我的家人,"萨罗对自己说。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了他心中的执念。他辞去了潜水俱乐部的工作,与女友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疏远。萨罗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寻找家乡的任务中。 寻找的起点是加尔各答,这是萨罗唯一确定的地点。他记得自己大约坐了两三天火车才到达那里,所以他在地图上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画了一个半径约1500公里的圆。理论上,他的家乡应该在这个范围内。但即便如此,这个圆圈依然覆盖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包含了数以千计的城镇和村庄。 萨罗能记起的线索寥寥无几:一个以B开头的火车站、站台附近高耸的水塔、铁路旁边的一处喷泉。就凭这些模糊的记忆,要在浩瀚的印度次大陆上找到家乡,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谷歌2008年推出的街景服务,为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带来了一线希望。 三年来,萨罗几乎每晚都坐在电脑前,一个接一个地查看圆圈内所有以B开头的火车站。每找到一个站点,他就放大地图查看周围环境,寻找那个印在记忆中的水塔。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但萨罗从未放弃。 2011年的一个深夜,疲惫的萨罗正准备关上电脑休息,突然屏幕上的一个画面让他瞪大了眼睛。那是布尔汉普尔站的街景照片,画面中赫然耸立着一座水塔,与他记忆中的景象完全吻合。"就是这里!"萨罗激动得几乎喊出声来。找到了布尔汉普尔,意味着他离家更近了一步。 接下来的几个月,萨罗继续沿着铁路线搜索。终于,他在地图上发现了那个记忆中的喷泉,也找到了坎德瓦这个地名。为了进一步确认,萨罗在印度当地论坛上发帖询问,很快得到了回复:25年前,坎德瓦确实有一个5岁男孩走失的事件。这个消息让萨罗确信,他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2012年初,萨罗带着童年的照片踏上了回乡之路。当他站在坎德瓦的街头时,一切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村民们好奇地望着这个穿着整洁、说着英语的陌生人。通过询问,萨罗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母亲。 令人感动的是,他的母亲从未放弃等待。25年来,她拒绝搬家,坚信有一天失散的儿子会回来。当母子相见时,尽管语言不通,但那声"萨鲁"跨越了一切障碍,让两颗分离已久的心再次紧紧相连。
1986年,印度5岁男孩意外走失后被澳洲夫妇领养,25年后他依靠街景地图找到了回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3-06 22:38:46
0
阅读: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