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财经只能靠资源,学财经只能靠背景,这些统统都是误区。那学了财经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今天我来分享些干货,让大家起码有条路可走。 首先,财经类专业具体都包含哪些呢? 所有带有“经济”二字的专业,所有带有“金融”二字的专业,所有带有“财”字的专业,所有带有“税”字的专业,还有所有带有“会计”“审计”“资产”“资管”的专业。 其次,学了财经必须得清楚,想通过它挣钱,钱从哪儿来? 注意,就一个字,人。不仅从人身上来,还得围绕着人的流动,最终又回到人身上。所以学了财经类专业想谋出路,就得去人多的地方。哪儿人多? 北上广深,还有成都、杭州、苏州、南京等这些超一线、一线以及准一线城市。去这几个城市有几种办法。 第一,直接去这些城市求职就行,不论什么学历都可以。 第二,升学,由于专升本通常只能升到本省,所以这条路只适合在大城市读专科的同学,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学。但要注意,一直不建议文科生考研,请慎重。保研的话我强烈建议。 这类专业除了城市重要,还有什么重要呢?那就是证书。比如 CPA、CFA 和 ACCA 这三大证书,其中 CPA 叫注册会计师,CFA 叫特许金融分析师,ACCA 叫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会员。 这三个证书不限制专业,谁都能报考。区别在于,CPA 必须有大专以上学历,且适用于国内环境;CFA 需要本科一年在读或者本科毕业,或者有四年工作经验,适用于往金融类方向发展,尤其想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同学;ACCA 高中以上学历就能考,适合打算去欧亚地区国家就业的同学。在国内,ACCA 认可度不如 CPA;在国外,CPA 认可度不如 ACCA。 最后说说这个方向就业面临的工作情况。比如金融行业方向,绝大多数人进的都是普通的金融公司,也就是金融外包、金融中介。顶级的券商和投行,谁不想进呢?这是就业第一梯队,但绝大多数人都进不去。社会舆论上说的学财经靠资源、靠背景,一般说的就是进入这前三梯队。 第二梯队是国有六大行或者大型资管机构,比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这要看院校等级和学历,国行还需要考试,能就业的也是少数。 第三梯队是一些大牌私募基金或者保险资管,比如高毅资产、林资产、平安资管、国寿资管等。 从第四梯队开始,就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就业方向了,比如二级券商和地方银行,像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还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等。 第五梯队是保险公司、财富管理公司,比如平安保险、中国人寿、宜信财富、诺亚财富,能做理赔、数据分析就算不错,做业务就一般。 第六梯队是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狭隘地理解为卖股票分析软件的,能做产品运营或者数据分析就算不错,做销售就一般。最后一个梯队就是金融中介、外包公司或者保险代理公司, 举个简单例子,银行放贷利息 5%,他们放贷利息 4%,实际上还是从银行放贷,不过经过他们利息降低了,但得给他们一笔服务费,算下来利息大概 4.5%左右,这类公司一般挣这个差价。绝大多数金融从业者本科毕业加入的是第五和第六梯队,专科毕业是第七梯队。 财会方向也有几大就业梯队。 第一梯队是四大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和安永,非“神仙”不能进。 第二梯队是大型企业的财务岗,像会计、审计、出纳之类,这类岗位没有销售性质,所以很卷,有 CPA 会好进。 第三梯队是其他大型会计事务所,这里就不举例了,在这儿做业务都算好工作,尤其审计,因为业务广,没准要出差。 第四梯队是小型事务所,这类公司最大问题是业务不好拉,或者业务拉到了但合同款收不回来。 第五梯队是小公司的财务岗,小公司一般没财务,都外包给第四梯队的小型事务所了,但架不住有些老板头铁,就是不肯外包。这时候这类财务岗就是贴贴发票,还得兼职人事行政工作,工资还低。这第四和第五梯队是绝大多数财会专业同学刚毕业时从事的工作,不分专科还是本科,大概就这些。
学财经只能靠资源,学财经只能靠背景,这些统统都是误区。那学了财经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怀揣梦想的可爱球球
2025-03-11 20:50:41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