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小伙考上卫校,却因交不起3000元学费想放弃。乡亲们赶忙凑了30

乐天派小饼干 2025-03-13 17:12:10

1996年,山西小伙考上卫校,却因交不起3000元学费想放弃。乡亲们赶忙凑了3025元给他。谁料,这钱他还了23年,依旧没还清,妻子却自豪地说:“我丈夫就是了不起!”,乡亲们‬也‬泪流满面‬。 熊熊火光映红了贺兴龙的脸,也映红了围观村民疑惑的眼神。 二十多本账本,在火舌的舔舐下化为灰烬。 账本上歪歪扭扭地记录着村民们看病欠下的钱,可贺兴龙心里清楚,这些钱,多半是要不回来了。 乡亲们不是赖账,是真的掏不出钱。 这把火,贺兴龙也烧的心甘情愿。 90年代的乐塘村,坐落在偏远的山脚下,交通不便,四周的山林和田地是唯一的生活支撑。村民们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年轻人为了生计,纷纷走出村子,进城打工,留下的多数是年老的长辈和年幼的孩子。村里缺医少药,很多小病小痛都得忍着,偶尔生个病,还得扛着走几十里路到县城看病。 在这种环境下,16岁的贺兴龙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运城卫校。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3000元的学费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 贺兴龙的父亲东拼西凑了好久,但依然差距甚远,最后不得不劝儿子放弃这次机会,出去打工,给家里添点收入。 贺兴龙心中充满了不甘,毕竟这是他多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可是,看着家里那贫困的经济状况,他深知自己无法一意孤行,眼睁睁看着这个宝贵的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就在他准备放弃的那一刻,村里的人们开始纷纷伸出援手。 张大爷卖土豆赚的5块钱拿了出来,虽然数目不多,但那是他辛苦劳作一整天的所得。王婶在一旁也默默地拿出了儿子结婚时省下的100块钱,她深知,能有一个孩子走出去,对整个村子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事。 李奶奶更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虽然这笔钱对她来说也十分珍贵,但她清楚,这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渐渐地,村里的每一位村民都纷纷拿出自己能拿出来的积蓄。有人拿出5块,也有人拿出10块,虽然每一笔金额看似微不足道,但当这些小小的心意汇聚在一起时,最终凑足了3025元。 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对贺兴龙来说,却是一个沉甸甸的承诺,代表着整个村庄的希望。 乡亲们都说:“咱们村能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大家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上学,读完书才有出息。”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仿佛温暖的阳光照进了贺兴龙的心里。 那一刻,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心中更是涌起了强烈的决心——无论如何,他一定要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有一天回来,报答这份深情厚谊。 他带着这些期望和力量,背上了行囊,踏上了去运城的路。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心中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自己的梦想,还有整个乐塘村的期望。 这份沉甸甸的乡情,成了他永远不变的动力。 2000年,贺兴龙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县城那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差点昏了头:“你疯了吧?好不容易让你上了大学,怎么又要回这个穷山沟里!” 连村里的人也对他叹息不已,觉得他实在是做出了一个不可理喻的决定,但贺兴龙心里却早已有了打算。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还把大学时期的女友说服回来结婚,解释的理由是:“我们既然在城里工作,未来也打算去乡下积累基层经验,那不如提前把这件事办了。” 于是,贺兴龙就用他结婚的钱,在父母留下的窑洞里开设了村里第一家诊所。诊所的门口挂着醒目的牌子:“有病打电话,24小时上门服务。”为了便于出诊,他买了一辆摩托车。 此后,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都骑着摩托车,带着药箱和药包,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即便是风雨交加,或者晚上深夜,他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里。 有一次,他为了给病人看病,半夜里冒着大雨,结果在路上摔倒,脸上满是血迹,但他仍坚持看完病才回家。村里人逐渐称他为“摩托医生”,他的名字也随着这辆摩托车传遍了山村。 二十年的行医生涯,贺兴龙见证了家乡的变迁,也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种种酸甜苦辣。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治愈了无数病人,还感受到了乡村日益变化的脉动。 渐渐地,贺兴龙的医疗服务范围从一个村扩大到了28个村,现在服务的人数达到了4600人,出诊次数超过了17万次。 他用了12个行医包,换了7辆摩托车。 有人算了一下,他减免的医药费能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了。 他二话不说就把账本烧了,说:“大家不是故意赖账,是真的没能力还!” 来源:(澎湃新闻

0 阅读:154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