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赖昌星想延伸关系网,托人求见朱镕基,结局是什么?

曼游心田 2023-04-13 16:39:09

1999年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中,涉案官员多达六百余人,其中三百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十余人一审被判死刑,上至公安部副部长,下至厦门海关普通关员,这是主犯赖昌星左右逢源,最终结成了一张复杂、实用、坚固的走私大网。

随着赖昌星走私规模越来越大,赚的越来越多,他的野心也逐渐膨胀,甚至想要与国家重要领导人拉关系。1998年春,朱总理视察厦门期间,赖昌星托人求见,结局如何呢?

走私起家的赖昌星

赖昌星是福建省晋江市青阳镇人,家境贫穷,小学没毕业就出社会闯荡了。早期,赖昌星干过脏活累活,开厂做过小生意,没有赚到什么钱,家里兄弟多,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七十年代末,赖昌星和同乡几人偷渡香港,闯荡几年没有赚到什么钱,结婚后经济压力很大,时常被岳父母看不起。

为了赚钱,赖昌星决定铤而走险,得知走私暴利后,便打起了歪主意。期间,赖昌星通过某些关系,结识了不少高干子弟,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信息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后,便与某军工企业秘密进行电脑芯片贸易,积累了不少资产。

九十年代初,赖昌星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证后,以港商的身份回到福建,开了一家名为厦门远华电子有限公司的公司。

从那以后,赖昌星嫌正经生意来钱太慢了,便不再搞任何电子产品,也不像其他企业一样发展实业,而是买通当地的官员,专门经营走私,牟取暴利,然后涉足石油、房地产、文体娱乐等产业,成立了一个庞大的走私集团。

在收买贿赂官员方面,赖昌星有自己的一套,他抓住了人性贪婪的一面,将众多高官拉下马。

赖昌星给的好处,让不少人无法拒绝,比如,他向一位有潜力的小官借五万元后,不仅提前把钱还了。还付给对方20%利息。这种含有人情味的一借一还,既还了人家钱,还给了足够的面子,关键还很难查到。

赖昌星走私赚来的钱,一部分用来打点关系上,另一部分用来投资产业,短短几年,他便计划投资几十亿,在厦门建设高达88层的“远华国际中心”,破土动工时,邀请了中央、省内、市内领导嘉宾两千余人。

赖昌星投资三十亿,在当时着实让厦门政府的领导非常高兴,要知道当时过亿的项目就很少见,何况是几十亿的大项目。

靠着走私起家,赖昌星一跃成为国内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私企老板之一,关系网四通八方,大有呼风唤雨之势。

一张弥天大网

赖昌星在厦门大肆走私多年而不被发现,必然有保护伞,那是一张弥天大网,众多官员深陷其中。

赖昌星靠着一套“赖氏交友术”,让他这个小人物能够在厦门只手遮天,成为亿万富翁。

所谓的“赖氏交友术”,可以包括四点,即:“借钱付高息”、“花钱邀高层”、“招亲付高薪”、“请进红楼”。

其他三点倒是很好理解,“招亲付高薪”指的是什么呢?这是赖昌星拉拢参与走私官员的高招。为了拉拢各部门的关键人物,赖昌星将他们的子女招到公司,每月付高额的薪水,却什么事都不用干,光吃“空饷”就可以了。

经调查,仅仅厦门海关这一个部门,上到关长,下到基层人员,一共超过160人被赖昌星买通了,占总人数的13%,其他部门情况类似,包括不少部级、厅级干部,最终也成了赖昌星的“保护伞”。

赖昌星明白,保护伞的层次越高,他就越安全,为此他野心膨胀,竟然想把这张网延伸到中央最高层去。

1998年春,朱总理来到厦门参加团拜活动,赖昌星得知消息后,便托人介绍,求见朱总理。朱总理是一位痛恨贪污腐败的好官,任期内为人民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对赖昌星这样的不法商人非常痛恨。

虽然当时远华走私还没有完全曝光,但是在各界已经有类似的风声,朱总理想必也听到了一些。得知赖昌星想见自己,朱总理当着厦门众多官员的面说:让他赖昌星先拿出钱补税吧!

仅一年后,赖昌星就被最高层立案调查,他本人为活命逃往加拿大,在那里长达12年。最终,在我方和加拿大的沟通下,赖昌星于2011年7月回国受审,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赖昌星的“保护伞”中,有不少高级干部被判死刑或者死缓,其中包括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福建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庄如顺等统统落马。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