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女子回国过海关,突然被人拦住,女子手心直冒汗。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一沓美元,她忙说:“这6800美元,给你们。”工作人员没理她,眼睛却盯上了2个小药瓶,女子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这女子,正是我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 1957年的6800美元,无疑是一笔巨额财产。林兰英却说不要了,海关工作人员着实有点懵。他们愣了半秒钟后,才反应过来。 于是,几个人蹲下,又一次轮番翻看她的行李,可包里除了几件换洗衣服,还有两个玻璃小药瓶,再无其它的东西。 领头的人,死死盯着2个小药瓶,又拿起来仔细端详。 林兰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额头冒着细密的汗。她偷偷深呼吸一口气,故作镇静地说:“您可当心了,这是我带回去给我母亲治病的药,很珍贵的。” 那人自然不相信,拿着玻璃瓶起身,对着光反复查看。接着,又从抽屉里翻出放大镜,对着玻璃瓶看,可翻来覆去,也看不出任何蹊跷。 如此一来,林兰英没有理由被扣下。她终于走出海关,带着两个玻璃小瓶开心地离开了,即使海关扣下了她所有的积蓄。 海关为什么大费周章地想要将林兰英留下?因为她实在太优秀了。 林兰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固体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导师的推荐下,进入了一家半导体公司,这家公司在当时,堪称半导体行业领头羊。 由于表现突出,工作能力强,公司给她开出月薪10000美元。同时,还被聘为索菲尼亚公司的高级工程师。 就在这时,收到的一封神秘的信,让林兰英当机立断,放弃这优厚待遇,毅然回国。 原来,这是中科院的一封密信,邀请林兰英回国,虽然月薪只有206元,可林兰英却激动地手脚发抖。 尤其是信的结尾处那一行字:“祖国需要你”,让林兰英泪流满面,眼睛模糊:在外漂泊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如今,祖国需要我,我要回家! 林兰英立即拿起纸和笔,写下回国申请,她将申请小心翼翼夹在书页里。想了想,又拿出来加了一句:母亲病重,一刻也不能耽误,恳请批准。 然而,即便是如此,她也还是受到了重重阻挠。 首先是,公司极力挽留,只要她把母亲接到美国,他们保证为其安排最好的治疗条件。 林兰英回绝:“老母年事已高,经不起长途颠簸。” 接着,公司又请来一批华人同胞来劝说,他们打着为林兰英好的幌子,替她分析:“这里条件多好,回去你工作几十年,能挣到10000美元吗?” 林兰英打开大门,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不要劝了,我想回国的决心,就像你们不想回国的决心一样!” 见劝说不动,公司又开始来硬的,他们威胁林兰英:“你要是回去,这儿的一切待遇和收入,都将被没收!” 林兰英摇摇头,手一摊:随你们便,我坚决回国!简单收拾后,连夜赶往机场。 不料,又遭到了海关的无理扣留。几经波折,她终于带着2个玻璃瓶回国了。 这2个玻璃瓶里装的,正是她研制的100克硅单晶和500克锗单晶。 她第一时间把这两瓶价值20多万的材料,无偿捐献给了中科院,然后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 林兰英第一想法是,研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硅单晶。然而,对于当时的科研条件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 尤其是制取硅单晶必须的氩气,这种气体在国内不能生产,又无法从国外采买到。 不过,林兰英没有放弃,她带领团队废寝忘食,日夜研究。 林兰英最终想到,利用抽真空的办法,还把自己在美国发明的籽晶保护罩,运用到了制造过程中。 她把开关闭合,戴上护目镜,趴在观察孔前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晶体的变化。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一根长8厘米,直径2英寸,乌黑锃亮的圆柱体呈现在她面前。 她取下护目镜,开心地几乎要跳起来:成功了!同事们一起欢呼! 这是我国的第一根硅单晶。 之后,林兰英又转向研究硅外延材料。毫无疑问,她又成功了。 这种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到军用雷达、电台、遥感等领域。 因为硅外延材料的投入生产,林兰英成了为“两弹一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林兰英放弃优渥的科研条件,选择回国,即使条件艰苦,她也从没退缩,而是想办法,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取得成功,使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赶上了世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生于福建莆田的林兰英,祖上林润,在明嘉靖年间,作为御史大夫,不畏强权,因扳倒当朝奸相臣严嵩父子,而青史留名。 ? ?几百年后,后辈林兰英术业有专攻,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填补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空白,同样功勋卓著。 “奋斗是爱国的最好姿态”是她真实的写照。 为了更好地投入科研中,林兰英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可她无怨无悔,她把那些科研成果,当成了孩子一样呵护,凝结了她毕生的心血。 这样的巾帼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957年,一女子回国过海关,突然被人拦住,女子手心直冒汗。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
小博大史
2025-04-01 11:51:2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