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泽连斯基签了 对于美国来说,矿产协议的成功签署是一次重大胜利,但对于泽连斯

哈皮的高高 2025-05-01 15:12:47

终于!泽连斯基签了 对于美国来说,矿产协议的成功签署是一次重大胜利,但对于泽连斯基本人来说,他接下来路不太好走。 该协议允许美国资本深入参与乌克兰的石油、天然气和稀土资源开发,并涵盖战后重建项目,这一协议被外界解读为乌克兰在当前战局压力下做出的让步,而美国则借此机会获得了其长期觊觎的战略资源开发权。 战场形势不等人,俄军近期在哈尔科夫等地加速推进,乌军防线承受巨大压力,而美国600亿美元援乌法案在国会卡壳数月,西方军援迟迟不到位。 巧合的是,俄罗斯刚宣布5月8日至11日临时停火72小时,有分析猜测,美俄可能已就阶段性停火达成默契,而矿产协议正是美国给乌克兰开的"续命药方"——用资源换军援,用开发权换谈判筹码。 如今的乌克兰像极了"借贷渡荒"的农夫:明知抵押田契(矿产资源)风险巨大,但眼前的战火和断粮(军援)危机更紧迫。 协议签署后,美国资本将深入乌克兰经济命脉,而泽连斯基政府则彻底丧失谈判主导权,未来可能被迫接受更多美方主导的停火条件。 克里姆林宫目前态度暧昧,一方面,美国若真通过矿产协议"绑定"乌克兰,可能倾向施压乌方让步,但另一方面,普京政府未必愿意接受美国长期驻留乌克兰资源领域,这场"矿产换和平"的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泽连斯基的签字笔落下那一刻,乌克兰的战后蓝图已被彻底改写,这场"矿产换生存"的交易,暴露出小国在大国角力中的无奈:当炮火与断援的双重绞索收紧时,主权与利益往往成为最先被抵押的筹码。 美国的手法堪称经典地缘政治剧本——先以军援为诱饵绑定盟友,再趁其虚弱时收割战略资产。 稀土和能源的开发权不仅是经济筹码,更是未来操控乌克兰政局的重要杠杆,而俄罗斯的临时停火更像一场"压力测试",意在观察美乌能否真正割肉止损。 最值得玩味的是西方舆论的沉默,若同样协议发生在非洲或拉美,恐怕早被贴上"新殖民主义"标签,但乌克兰的遭遇却被包装成"盟友互助"。 双标背后,实则是资源争夺战的赤裸真相:战争从来不止于战场,更在矿坑、油田与合同条款间延续。 对泽连斯基而言,签字或许能暂缓溃败,但乌克兰已滑向"经济附庸国"的深渊,历史证明,用主权换保护的国家,最终往往沦为大国餐桌上的一道主菜——刀叉碰撞间,盘中之物何谈自主?这场协议究竟是停火序曲,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国家瓦解,时间会给出残酷的答案。 信息来源:乌美签署矿产协议 2025-05-01 06:02·环球网

0 阅读:109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