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根本没必要继续谈,美国现在无论选择示弱还是减税,其目的只有一个:空手套白狼。如果我们决定再帮他们一次,就必须认真考虑条件;否则如果只是为了处理顺差问题,就没必要继续。与其签下协议留下隐患,不如就这样保持现状。 最近美国高层频繁释放谈判信号,又是说要降低关税,又是强调不想“硬脱钩”,可实际操作却让人看不懂。前脚说要缓和关系,后脚就把50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连AI大模型和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公司都不放过。这种“边打边谈”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想逼中国让步,自己却不想付出任何代价。 看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就知道了。从2025年2月开始,他们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接着又把税率提到145%,连玩具、汽车配件这些民生用品都不放过。结果呢?美国老百姓最先遭殃。玩具价格暴涨,汽车行业生产成本增加1000亿美元,养猪户因为中国减少进口赔得底儿掉。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政府借新债还旧债,连利息都快付不起了。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想通过谈判让中国增持美债,简直是异想天开。 中国这边早就看穿了美国的把戏。商务部和外交部同时辟谣,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不平等协议。咱们的反制措施也很到位,对稀土、钨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对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些动作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美股、美元、美债齐齐下跌,12个州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违宪。 有人可能会问,继续谈判不是能缓解贸易顺差吗?但看看历史就知道,2020年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了,美国却没履行承诺,反而变本加厉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现在他们又想用同样的套路,要求中国削减出口、调整经济结构,这不就是想让我们放弃发展权吗? 保持现状其实更有利。中国通过RCEP、一带一路等多边合作机制,已经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RCEP区域贸易额达5.6万亿美元,咱们和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4.4%。国内方面,我们在5G、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取得突破,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15%提升到2025年的30%。就算美国搞“脱钩”,我们也有底气应对。 美国现在就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想用关税和科技封锁逼中国就范,却忘了自己的经济命脉还攥在中国手里。他们每年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占总产量的一半,波音飞机订单锐减,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占全球40%。真要彻底脱钩,受伤的绝不是中国一家。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中国从来不怕谈判,但也不会在胁迫下妥协。与其签个不平等协议,不如保持战略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等咱们的产业升级完成,市场多元化实现,美国自然会坐下来谈真正平等的合作。这才是大国该有的底气。
中国奉陪到底,特朗普黔驴技穷,性格大变,说话开始讲道理了!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