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港口大爆炸,死伤超1200人,幕后真凶被揪出,不是美国以色列。就在前几天,伊朗出事了,一处港口突发爆炸,死伤超过1200人,这件事究竟是谁干的,有人怀疑是美国,也有人怀疑是以色列,可幕后真凶露面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现在回顾一下这件发生在4月26日的事,爆炸地点是在阿巴斯港的一处港口,这是伊朗南部的一座城市,数据显示,已经有70人失去了生命,另有千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根据死伤人数不难推断,这次爆炸的威力不小,现场都燃起了蘑菇云,据说10公里外的建筑物玻璃都被震碎,距离近一点的车辆直接被撕成了碎片。 除了破坏力惊人外,此次爆炸对伊朗的经济也是一大损失,这座沙希德拉贾伊港虽然不是专门运送石油的,但却是非石油货物的运输要地,整个伊朗一半以上的非石油贸易都在此经过。 爆炸导致整个港口都陷入了停摆,维修到恢复使用估计得好几个月的时间,但经过计算,每停摆一个月,那经济损失都是上亿美金的。 最关键的是,此地距离霍尔木兹海峡非常近,要是对能源运输咽喉产生了影响,那全世界都得跟着倒霉。 爆炸后第一时间,救援队、安全部队和调查组就赶到了现场,那么调查结果如何呢? 伊朗港口大爆炸的调查结果如何,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经过研究,将此次爆炸定性为了“非军事性质事故”。 怎么回事呢,原来,爆炸发生后,外界一直流传着风言风语,有说是恐怖分子干的,也有说是美国干的,也有说是以色列干的,说什么的都有。 而石油公司的回应,意思就是,大家都省省吧,别瞎猜了,这起爆炸不是他国行为。 公司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很简单,就是因为炼油厂、输油管道这样的关键设施并没有被爆炸波及,要真是美国和以色列干的,那首要目标肯定是这些关键设施。 公司的说法看似在理,但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不相信,因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调查结果是,爆炸发生前两个小时,监控捕捉到有人在刻意破坏港口的仓库,爆炸发生后,相关部门还在废墟中检测到了北约制式炸药的残留物。 如果是“非军事性质事故”的话,那破坏仓库是怎么回事呢,北约制式炸药又该如何解释呢? 眼见舆论越闹越大,伊朗官方也坐不住了,赶紧出面解释,他们放出了一段港口的监控画面,那么,这里面又有什么信息呢? 伊朗港口大爆炸的真相到底如何,伊朗官方给出的录像显示,爆炸之前,港口一片“平静”,没有无人机出没,也没有导弹降落,现场也没有可疑人员的行动。 官方部门的调查也表示,爆炸也不是导弹攻击导致的,从废墟的形态和残留物来看,这就是内部化学品爆燃导致的,所以,把爆炸归结于“工业事故”更贴切,至少目前的证据是这样的。 至于这个结果会不会被大众接受,我们先不管,至少国际方面也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意大利的爆破专家在调查后发现,导致爆炸的原因并不是军用炸药。 随着调查的深入,大家也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得归结于伊朗的腐败,根据港口安检记录我们得知,爆炸的硝酸铵集装箱原本应该接受检查,但实际并没有,而是走的“免检通道”。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因为政府官员跟主管后勤的伊斯兰革命卫队之间存在利益牵扯,走免检通道能让双方获益。 在此之前,媒体就报道过这个港口的“黑历史”,比如说违规存放化学品,但就算被爆料了,当地官员也没有及时处理。 所以,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我们还真不能一股脑地把责任推卸给美以,至少从目前证据来看,伊朗本身的责任是最大的。 编辑:凡友
半年多以前,以色列在联合国把全世界骂了一遍;半年多以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以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