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刘德华将四川一家名为“刘德华板鸭”的店铺诉诸法庭,店主是一位70岁老人,他手持拐杖,愤怒地质问:“我从出生就叫这个名字,为什么要我改名?就因为他是明星吗?” 2010年的一个春日,四川崇州静谧的街头突然热闹起来。一场关于名字的风波,让这座小城意外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香港巨星刘德华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撤销对"刘德华板鸭店"的诉讼,这一反转引发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就在几个月前,这家位于崇州的小店还因为收到一纸来自明星刘德华团队的法律通知书而陷入困境。通知书指出,店铺使用"刘德华"商标并配以老人头像,给明星带来了"精神伤害",要求撤销商标。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店主——那位同样叫刘德华的近70岁老人,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有人甚至对店铺进行谩骂。 "我开这家店已经快30年了,"老刘德华拄着拐杖站在自己的店门前告诉记者,眼中流露出困惑与无奈,"我从出生就叫这个名字,比那位明星还大了将近20岁呢,为什么要我改名?就因为他是明星吗?" 命运的讽刺在于,这场风波竟然成了最好的广告。当事实真相被媒体报道,人们才知道这位老板确实是天生就叫刘德华,而且早在2004年,他就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而注册了"刘德华"板鸭商标。当时,他甚至担心过会不会被认为侵犯了明星的名誉权,但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这是他自己的名字。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争议的平息,这家小店反而因此名声大噪。原本只在当地有名的"刘德华板鸭店",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店铺门前排队的人从店内一直延伸到街上,生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红火。 明星刘德华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不仅撤销了诉讼,还公开表示支持老板继续经营。虽然他并不了解什么是板鸭,但这一表态无疑是为老板做了最好的宣传。 "这可真是因祸得福啊!"当地一位居民笑着说,看着老刘德华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家庭也因为生意兴隆而更加富足。 一切始于一次普通的旅行。2009年末的一天,一位刘德华的忠实粉丝来到四川崇州旅游。这座小城以渣渣面、"怀远三绝"和石观音板鸭闻名,是当地美食爱好者必到之处。当这位粉丝漫步在崇州的街头,目光突然被一家店铺的招牌吸引——"刘德华板鸭店"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怎么可以这样?"粉丝站在店铺前,内心涌起不满。作为刘德华的死忠,看到偶像的名字被用在卖板鸭的店铺上,他感到这是对偶像的不尊重。带着这份愤怒,粉丝走进店内一探究竟。 店里不仅卖板鸭,还有腌肉和腊肠,而所有这些产品的包装上都印着"刘德华"的名字,只是头像却是一位白发老人。粉丝越看越气,当即拿出相机拍下证据,还购买了几件带有刘德华商标的产品,然后将这些证据发给了刘德华的团队。 接到粉丝的举报,刘德华的团队立刻重视起来,迅速展开调查。调查证实,这家店铺确实在产品包装上印有"刘德华"的名字,而且已经营业多年。为了维护艺人形象,团队在2010年4月向这家店铺发出了法律通知书。 通知书明确指出:店铺将明星刘德华的姓名与一个老人头像混用,已经给明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伤害",影响了公众形象,因此要求撤销这一商标。 这封通知书引爆了舆论。网络上,不明就里的人们纷纷指责店主是在借用明星之名谋取利益。媒体也闻风而动,千里迢迢赶到崇州采访这位"刘德华"。 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近7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表情既困惑又愤怒:"我一出生就叫刘德华,凭什么让我改名字?就因为他是明星吗?"他向记者解释,自己比香港那位刘德华大了将近20岁,在他使用这个名字的时候,明星刘德华甚至还没出生。 老刘德华进一步解释,他的板鸭店在崇州已经开了30多年,是当地的老字号。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他在2004年才注册了"刘德华"板鸭商标。他根本没想到,同名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一个偶然的名字重合,却因明星效应被放大了无数倍。粉丝的过度热情、团队的未详查事实,加上网络传播的迅速,让一位普通的老人突然陷入舆论漩涡,承受着本不该有的压力。
2010年,刘德华将四川一家名为“刘德华板鸭”的店铺诉诸法庭,店主是一位70岁老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5-03 13:59:30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