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说格力不用海归,其实不用她说,大家也能看出这几年形势变了。今年北京、广东、山东的选调生考试直接砍掉了留学生报名资格,连公务员的大门都关了一半。2024年回国找工作的留学生超过80万,比疫情前翻了一倍多,但教培机构和留学咨询公司占了三分之一岗位,互联网大厂招人反而少了。 这事儿说穿了就是“国产化”浪潮下的暗流涌动。格力车间里贴着“自主研发”的大红标语,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比十年前灵活多了,可你仔细看操作台前那帮年轻人,清一色国内高校毕业证。董大姐那句“海归里有间谍”听着刺耳,但往深了想,和国企食堂里“军工项目禁用苹果手机”的告示倒是一脉相承。 留学生现在成了夹心饼干。前脚刚出机场,后脚就发现北上广的选调生考试把海外学历当废纸。山东更绝,直接规定留学生想考公务员?行啊,先证明你本科是在国内42所双一流念的。这招够狠,相当于给镀金的水货们贴了防伪标签。可那些真在剑桥啃过三年锂电池技术的博士也懵了——敢情我研究新能源还不如人家二本毕业的村官懂国情? 互联网大厂的门槛也玩起变脸。前些年HR抢着要“常春藤背景”,现在阿里腾讯的招聘会现场,留学生简历堆得比外卖盒还高。反倒是教培机构乐开花,雅思托福培训老师清一色曼大、悉尼大学毕业,家长就吃这套“原装进口”的噱头。你说讽刺不讽刺?国家喊着要科技自立,结果最吃香的留学生岗位是教别人怎么逃离内卷。 格力这事儿最扎心的还不是用人策略,是撕开了中产家庭的遮羞布。多少爸妈砸锅卖铁送娃出国,指望混个文凭回来进大厂当精英,结果孩子蹲家里啃老考公。北京某留学中介偷偷跟我算账:“去年送出去100个学生,80个读的商科,现在回来60个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这哪是人才流动,简直是大型资源错配现场。 不过话说回来,董大姐敢这么硬气也不是没底气。格力研发部那帮小伙子,清北哈工大毕业的照样捣鼓出24项国际领先技术。深圳工厂里28岁的技术骨干,带着团队把光伏空调卖到中东沙漠,比那些满嘴英文术语的海归实在多了。但问题在于,芯片、新材料这些硬骨头,光靠本土人才闭门造车真能行?华为当年要不是挖来俄罗斯数学天才,5G算法估计还得再憋十年。 说到底,这场“国产化”运动像极了超市里的有机蔬菜专区——标榜纯天然无污染,但价格贵得离谱还不保证产量。排斥海归能防住间谍?那富士康流水线上的越南工人是不是也得查三代?人才战略最怕走极端,要么跪着舔洋墨水,要么挥着大棒搞肃反,这两种姿势都透着不自信。
董明珠说格力不用海归,其实不用她说,大家也能看出这几年形势变了。今年北京、广东、
古今瞭望之窗
2025-05-03 18:37:22
0
阅读:41
→莫问心←
国内领外行业要毛的海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