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病因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岑岑谈健康 2025-05-03 20:29:1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病因

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及枯草溶菌素(PCSK9)基因缺陷,致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异常,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

症状

皮肤及肌腱黄色瘤:肌腱黄色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皮下结节,质硬,好发于跟腱、手足背等部位;皮肤黄色瘤好发于身体伸侧,圆形,早期柔软后期变硬,眼睑处可形成扁平状 。

早发冠心病症状:纯合子型患者青少年期可出现胸痛、胸闷、心悸、气促、水肿等严重冠心病症状;杂合子型男性通常30 - 40岁左右出现,女性约比男性迟10年,症状相对较轻 。

角膜老年环:过量脂质在角膜周边沉着形成宽约1mm白色角膜弓,并非FH特有,也可见于其他高脂血症患者 。

其他:部分患者会反复出现关节疼痛、僵硬,累及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 。

诊断

血脂检测:总TC>7.8mmol/L(杂合子型一般9 - 14mmol/L,纯合子型一般17 - 26mmol/L ),LDL-C>4.4mmol/L(杂合子型一般5 - 10mmol/L,纯合子型一般>15.5mmol/L )有诊断价值。

基因检测:检测LDLR、APOB、PCSK9等相关基因有无突变,可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饮食控制,生长中儿童每日卡路里脂肪摄入小于30% ,增加含水解纤维素的水果、蔬菜摄入;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

药物治疗:

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抑制胆固醇合成,是一线药物,纯合子型单用疗效有限 。

依折麦布:抑制肠道对胆固醇吸收,常与他汀类联用 。

PCSK9抑制剂: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 ,显著降低LDL-C水平,适用于他汀不耐受或效果不佳者,对纯合子型也有效。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单克隆抗体:如Evinacuma,可与他汀联用降低LDL-C约50% ,适用于≥5岁儿童 。

-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抑制剂:如洛美他派,可降LDL-C水平60%,但有肝脏脂肪变性副作用 。

非药物治疗:脂蛋白血浆分离置换疗法,通过体外循环去除血液中高浓度脂蛋白;肝移植,移植正常肝脏改善胆固醇代谢,但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基因治疗,处于研究阶段,有望从基因层面纠正缺陷 。

0 阅读:32
岑岑谈健康

岑岑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