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黄世仁”陈强提着两瓶好酒,来到“喜儿”田华家,求田华,“田华啊,你把我儿子陈佩斯收了吧,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戏里的黄世仁和喜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戏外扮演两个角色的陈强和田华,是惺惺相惜的搭档和好友。 陈强去世的时候,田华无不感慨地回忆道:“陈强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十二岁就跟陈强一起演习了。” 2025年北影节上,96岁高龄的田华获得终身成就奖,堪称中国影视历史上的活化石。 为了给田华老前辈颁发这个实至名归的荣誉,主办方请来了陈佩斯,陈佩斯就是陈强的儿子。 当陈佩斯单膝跪地,为田华前辈献上鲜花和证书时,两人紧紧相握的手,不仅是荣誉与历史,还是中国电影的传承和接续。 当年陈佩斯想当演员,可是小眼睛大鼻子的长相,是进入电影厂的一大障碍,多亏了田华慧眼识珠,陈佩斯才敲开了表演的大门。 陈强和陈佩斯两父子,在外貌上如出一辙,早期陈强一直是反派人物代表,恶霸地主黄世仁就是经典角色。 演多了招人恨的角色,陈强也想演点观众喜闻乐见的角色,他开始往喜剧路线上转,这一转,又造就了许多经典。 陈佩斯看着父亲的表演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爱上了表演,立志成为电影演员。 可是造化弄人,陈强那时的事业处于低谷,对于儿子陈佩斯做演员的想法,陈强是十分不看好的。 事实上陈佩斯在考取文工团等地方的时候,也屡屡碰壁,陈佩斯的演员梦还没起飞就折翼了。陈强劝说陈佩斯另找出路,不要再一棵树上吊死,可偏偏陈佩斯执拗,一有机会还是要试一试。 1973年,八一电影厂招收演员,而且这会儿演员条件十分宽泛,不仅要传统浓眉大眼的小生,还有丑角的名额。 陈佩斯一拍大腿,这次怎么着也得去试试,于是又去请求父亲陈强的同意。 “爹,我就对着一件事着迷,要是不做演员,我这辈子都不能安生。” 陈强叹了一口气,同样作为演员,他十分理解陈佩斯对表演的执着,他就问陈佩斯,这次要去考哪里。 一听是八一电影厂,陈强的眼睛亮了,田华不正是在八一电影厂吗?他一打听,田华正好是负责这次招生的考官。 陈强知道,陈佩斯之前几次落榜,其实并非是表演能力不行,甚至也跟长相无关,主要是陈强被认为是黑帮,文工团不愿意录取这样家庭的孩子。 为了给陈佩斯争取一个机会,陈强提着两瓶好酒,舍下自己的面子,登门拜访田华。 “妹子,我儿子陈佩斯长得跟我一模一样也算了,连表演追求也像了我,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陈强掏心掏肺对田华坦白,只希望考试时能看看陈佩斯的表演,再决定要不要录取陈佩斯。 “总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田华从小跟着陈佩斯演戏,知道陈佩斯演反派演得得心应手,为人却是实打实的老好人,让陈强放下面子来求他,不是走投无路不会这么做。 田华答应的很爽快,若是陈佩斯真的是个人才,必然不会叫他埋没的。 陈佩斯赴京考试的时候,拿出了看家本事,他从小就看着父亲的表演,从模仿到琢磨出自己的特色,陈佩斯下了不少功夫。 尽管技惊四座,但是不少考官还是对陈佩斯资料皱了眉头,田华据理力争。 “陈佩斯有创造力,能抓人,具备一个好演员的基本素质,不能叫外部因素,影响了一个好苗子。” 由于陈佩斯的优秀表现,还有田华的争取,陈佩斯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八一电影制片厂。 考上电影厂并不代表着成功,要在荧幕上出人头地,陈佩斯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刚进电影厂的时候,陈佩斯几乎都在坐冷板凳。 熬得住寂寞才能看到开花结果,不管是舞台上跑过场的,还是背景中没有台词的小配角,陈佩斯都没有抱怨,默默磨练演技,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田华后来说,自己是看着陈佩斯长大的,这话丝毫不假。陈佩斯从无名小卒到家喻户晓的演员,田华见证了陈佩斯每一步的成长。 陈佩斯的表演受到陈强和田华这样的老艺术家影响颇深,老一辈演员的赤诚和敬业,兢兢业业诠释角色的态度,激励着陈佩斯的演艺道路。
1973年,“黄世仁”陈强提着两瓶好酒,来到“喜儿”田华家,求田华,“田华啊,你
老阿七说史
2025-05-05 11:12:19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