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莫迪给西方上了一课,只要有中国在,美国就不敢跟印度翻脸

头顶一块布 2025-05-06 14:00:21

印度总理莫迪,可以说给西方尤其是美国狠狠上了一课: 只要中国还在,就必须给印度好脸色,翻脸?想都别想! 而印度之所以能如此嚣张,主要还是因为那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印度独特的战略位置——中美俄相互拉扯,印度则和三国全部都有利益纠缠。 正因如此,即便印度一直和俄罗斯“勾搭”,美国也离不开他,尤其是在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美国和印度 2025 年 4 月 21 日,一则消息吸引了全球众多目光:美国副总统万斯携其印度裔妻子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访问之旅。 这一访问看似平常,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考量,其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美国试图拉拢安抚印度,进而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回溯此前的国际经济局势,美国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宛如一场风暴,席卷全球各个国家。 这一政策下,美国对众多贸易伙伴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不断攀升,众多国家的经济都因此受到冲击。 而印度,这个南亚次大陆上的大国,也未能在这场风暴中幸免。美国的 “对等关税” 政策使得印度对美出口面临重重阻碍,印度的相关产业遭受重创。

但在众人的预料之外是,一向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得颇为强硬,习惯在周边地区展现其大国姿态,时不时对周边小国采取强硬措施,以 “嘴瘾” 来彰显自身地位的印度。 在面对美国的这场关税风暴时,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 选择 “投降”,向美国服软。 深入探究印度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会发现印度对美国存在着极高的依赖程度。

从贸易数据来看,双方贸易额顺差高达 457 亿,而整体贸易额更是接近 1300 亿美元。这庞大的贸易数据背后,反映出印度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经济紧密相连。 印度众多产业依赖美国市场,美国的进口需求支撑着印度大量企业的运转和就业,一旦失去美国市场,印度相关产业将面临巨大危机,大量企业可能倒闭,失业人数也将急剧上升。 在这种经济利益的强力捆绑下,印度不得不权衡利弊,最终选择向美国低头,以换取一时的经济稳定。

但印度的这一 “投降” 行为,毫无疑问给自身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 尽管美国暂缓了关税征收,给予了 90 天的缓冲期,但这仅仅是暂缓,并非取消关税,这意味着 90 天后,印度仍可能面临高额关税的重压。 在这 90 天里,印度虽然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却失去了在贸易谈判中的主动地位,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印度本土产业在这期间也无法得到根本保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美国在看到印度服软后,迅速采取行动,副总统万斯亲自访问印度,这一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印度对于美国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顾上任美国总统拜登在任期间,为了拉拢印度,做出了诸多让步,拜登政府捏着鼻子认下了印度 “民主之母” 的称号。 更为甚者,当印度被曝出派人前往美国境内搞刺杀活动时,美国政府竟然选择视而不见,这种容忍程度令人咋舌。

而在加拿大与印度因锡克教分离主义者遇刺事件产生矛盾时,美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印度这边。 美国的这些行为,充分显示出其对印度的重视程度,为了拉拢印度,不惜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做出妥协。 那么,美国为何如此重视讨好印度呢?

印度和中国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我国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经济上,中国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年超过 30%。 在国际影响力拓展方面,“一带一路” 倡议自提出以来,已与 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30 多份共建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举措,“一带一路” 不仅加强了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更重塑了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格局。 中国的港口、铁路、能源等项目在亚洲、非洲、欧洲落地生根,这一系列成就严重威胁到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霸权地位,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尽管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庞大的军事同盟体系和众多 “小弟”,但地理距离成为其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大障碍。

横跨太平洋的遥远距离,使得美国及其盟友在军事威慑和经济遏制上难以对中国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虽多,但面对中国不断增强的区域拒止 / 反介入能力,其军事优势逐渐被削弱。 在经济领域,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也让美国的经济制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急需寻找一个能够在亚洲制衡中国的帮手。 环顾中国周边,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和能源实力,有着独立的外交政策,难以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 而印度,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成为了美国眼中的 “理想伙伴”。

何况印度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多重矛盾。在领土问题上,中印边界争端由来已久,自 1962 年边境冲突后,边界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点。 历史上的冲突记忆,使得双方在边界谈判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此外,中国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与友好关系。 这些在印度看来,是中国将影响力延伸到了其传统 “势力范围”,是对其地区主导权的挑战。

在经济层面,虽然中印贸易额超过 1000 亿美元,但贸易逆差长期存在,印度大量进口中国的工业制成品、电子产品,而自身出口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和低附加值商品。 这种贸易结构让印度认为自身在双边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剧了其对中国的防范心理。 基于上述因素,美国与印度一拍即合,试图携手对抗中国:美国希望借助印度的地缘优势,在印度洋地区构建遏制中国的战略支点,削弱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印度则希望借助美国的技术、资金和国际支持,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制衡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不过印度并非美国手中任人摆布的棋子,印度有着自己的大国抱负,长期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一直试图保持独立自主。 印度深知,在中美俄三大强国之间,单纯倒向任何一方都不符合自身利益。

因此,印度采取了三边通吃的策略:一方面与美国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与战略对话,参与美国主导的 “印太战略” 相关活动。 另一方面,继续与俄罗斯保持传统的军事贸易和战略合作关系,采购俄罗斯的先进武器装备。 同时,也并未完全与中国撕破脸,在边境问题上保持一定的沟通渠道,在经贸领域也维持着合作。

印度在中美之间不断周旋,向美西方索要军事援助、技术转让和经济支持,这种 “两头吃” 的做法,虽然令美西方感到不满,但却难以对印度采取实质性的制约措施。 遗憾的是,尽管印度占据着人口、地缘等诸多优势,也在国际大国之间游刃有余地获取利益,但自身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印度国内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贫富差距巨大、种姓制度残余、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不过,只要中国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就会继续拉拢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印度的各种行为给予容忍和支持。 即便印度常常让美国 “又爱又恨”,美国也不得不继续 “捧着印度的臭脚” ,以维持其在亚洲的战略布局。

1 阅读:300

评论列表

快乐财神岛

快乐财神岛

1
2025-05-06 14:51

屎三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了

猜你喜欢

头顶一块布

头顶一块布

聚焦中东热点,深度解读地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