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次,海军扫雷队正将一枚美军水雷拖回去研究,不料潜水员忽听到异响,一摸

纯情如雪 2025-05-07 12:02:45

1960年一次,海军扫雷队正将一枚美军水雷拖回去研究,不料潜水员忽听到异响,一摸,水雷竟是烫的,潜水员大惊失色:“快跑,水雷要炸了!”话音刚落,突然轰隆巨响! 1960年,越南北部沿海暗藏杀机,美军水雷神出鬼没,封锁航道,渔民连出海都不敢。中国海军扫雷队奉命前往,肩负扫雷重任。一天,他们拖回一枚美军MK-52水雷,想拆开研究。可就在关键时刻,潜水员耳边传来怪响,手一摸,水雷烫得吓人!“快跑,水雷要炸了!”喊声刚起,巨响震耳,海水炸开。这惊魂一刻,队员们能否脱险? 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打得正激烈。美军为了掐断北越的海上命脉,在北部沿海布下大量水雷。这些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种类五花八门,有锚雷、磁性水雷,还有能听声响自动炸的声控水雷。技术先进不说,威力也够狠,一枚就能炸沉一艘军舰。北越的港口和航道被堵得死死的,运输船不敢动,渔民出海更是提心吊胆,稍不留神就可能船毁人亡。局势危急,中国决定派海军扫雷队支援北越,把这些水下杀手清理干净。 这支扫雷队的领头人叫张守瀛,山东人出身,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既熟悉又敬畏。他年轻时投身海军,干过不少硬仗,尤其擅长处理日军遗留的水雷。1950年代,他带着队伍在沿海扫雷,排除了不少隐患,名声在海军里传开了。这次去北越,他心里清楚,任务不简单,但他说:“咱当兵的,就得顶上去。航道不通,北越就撑不下去,咱们得把路清出来。” 到了越南北部沿海一看,情况比想象中还糟。海底地形乱七八糟,水流急得像脱缰野马,海底淤泥厚,能见度几乎为零。美军水雷还特别狡猾,有的埋在泥里,有的伪装成石头,扫雷队每天都跟死神打交道。装备也不先进,全靠手工操作,潜水员下水全凭经验和胆量。 有一次任务,他们在一处主航道发现了一枚MK-52型磁性水雷。这东西是美军的高科技货,能感应金属船体自动引爆,杀伤力惊人。张守瀛觉得这枚水雷是个宝贝,如果能拖回去研究,说不定能搞清美军的底细。他亲自带队下水,指挥潜水员用非金属绳索捆住水雷,慢慢拖动。 作业过程小心得不得了,生怕一个失误就全完了。好不容易拖到快上岸时,潜水员小刘突然听到水雷里传出低沉的嗡嗡声。他起初以为是水流响,后来一摸,水雷壳子烫得像刚出炉的铁块。他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妙,大喊让大家快跑。紧接着,水雷炸了,海底震得天翻地覆,水面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 爆炸后,张守瀛赶紧清点人数,幸好队员们跑得快,没人受伤。这次死里逃生让大家出了一身冷汗,也让扫雷队明白,这水雷可不是随便能碰的。后来分析发现,MK-52水雷装了延时自毁装置,一旦被拖动太久,内部电路就会启动,自动引爆。美军这么设计,就是不想让人研究透他们的技术。这事儿给了扫雷队一个教训:以后再碰这种水雷,不能硬拖。 张守瀛马上调整策略,改用远程操作,或者直接在水下引爆水雷。虽然风险还是有,但比之前安全多了。有了这次经验,扫雷队后面处理类似水雷时顺手不少,效率也高了。他们慢慢摸出门道,成了水雷的“天敌”。 还有一次,他们发现五枚连锁水雷,用钢缆连在一起。只要一枚炸了,其他的跟着全爆,威力能把整个航道炸翻。张守瀛带着几个老兵下水,手动剪钢缆。海底黑得啥也看不见,全靠手摸,剪一根钢缆心就提一次。整整两个小时,五枚水雷才安全分开,浮出水面。那一刻,岸上的队员都激动得喊出声。这次任务后,大家都说张守瀛是真敢拼。 扫雷队在北越干了一年后,终于把主要航道的水雷清干净了。他们一共排除了几百枚水雷,航线通了,运输船能跑了,渔民也能安心出海了。任务结束那天,当地人给扫雷队办了个送别会,饭菜热乎乎的,小孩围着唱歌,还有人送海货。队员们看着这些,心里觉得值了。他们用命换来的,是北越百姓的日子能过下去。 这事儿搁在历史里看,不只是扫雷队的一次任务,更是那段艰难岁月的一个缩影。美军的水雷封锁是战争的一部分,扫雷队的努力却是为了和平。他们的胆量和技术,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0 阅读:0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