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艾伯特实验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华生找到9个月大的小艾伯特做实验,一开始,华生让男孩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摸各种物品(小白鼠、小兔子、小狗、小猴子、面具、棉絮、报纸等),当时的小艾伯特对这些并不存在害怕,甚至还用手去抓小白鼠。
后来的实验中,每当艾伯特摸小白鼠时,华生就在背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响亮的声音。结果小艾伯特被吓得大哭,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惧。
重复几次后,小艾伯特一看到小白鼠就感到非常难受,就想要离开。
3️⃣恒河猴实验(摇摆实验)
这次提供的绒布妈妈不再是静止的,它可以晃动,新的一批小猴子进去后,可以和晃动的绒布妈妈互动、玩耍。
结果奇迹出现了,能够互动的小猴子,成年后也基本正常,能交朋友,能谈恋爱。
实验结论:爱存在的三个变量是触摸运动和玩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知到父母的存在,从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