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台阶,中国终于肯给了,但怎么给,给多少还是我们说了算,而且即便我们答应谈判,美国也必须满足我们的三个条件。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应瑞士政府的邀请,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 在这期间,还将和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然后于12日至16日前往法国,举行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我国商务部也证实了这个消息,并且进行了详细介绍。 根据商务部发言人的说法是,我们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是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特朗普政府不顾全球市场的死活,不管其他国家能否撑过这一轮关税冲击,坚持实施一系列单边关税,试图用这种霸道之举逼大家妥协。
而中国在维护利益和市场秩序的基础上也不忘其他国家的诉求,甚至美国人的想法,我们也没有忽略。 从这一点来看,中美之间高下立判。 当然,发言人的回应还传递了一个信号:接触归接触,但中美经贸关系能否重回正轨,这一轮交锋能否真的暂停,还得看美国表现。 发言人再次重申中方立场,无论谈还是打,中方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 “任何对话谈判,都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 这三点,就是我们开出的三个条件,要想中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美国就要做到这些。 发言人说的很清楚,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如果美国说一套做一套,想以谈判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答应,拒绝妥协!
很明显,我们这一次松口并不是真的要给特朗普台阶下,而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主要不是做给美国看的,而是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看的。 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一方,往往是更有主动权的一方,美国现在显然处于弱势,说是失道寡助也不为过。 而咱们释放的这个信号除了能在国际上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之外,也能最大限度的争取美国以及其他西方资本,从而减小中国企业在这轮“关税战”中面临的冲击和影响。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我们的阳谋,不管特朗普能否读懂其中的深意,他都只能选择配合,不然等待他的就是美国人“起义”了。 不管最后谈判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
就在外交部、商务部两部门宣布这个消息的同时,中国证监会也召开了一个大型会议,给中国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告诉他们,有人在这一场“关税战”中为其兜底,纾困解难。 反观受关税政策影响的美国企业,现在都只能自求多福,美国几乎所有出口都遭受打击。 如果这回不能跟中国谈出什么有效成果,只怕美国内部真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