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针尖对麦芒到瑞士对话,中美经贸博弈迎来“破局时刻”?

兜兜国际事 2025-05-08 17:05:40

今天,5月7日星期三,一则重磅消息在国际经济领域掀起波澜: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访瑞期间,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这一会谈的消息瞬间成为全球媒体聚焦的热点,引发各界广泛猜测与讨论。 自特朗普在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美方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高达145%,部分商品甚至飙升至245%,并针对特定产业采取措施。

这一系列单边关税措施,严重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也给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对美国进口商品课征125%的关税。一时间,贸易摩擦的阴云笼罩在两国之间,全球经济也因此蒙上一层阴影。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中方对于美国发动关税战早有预判,并提前布局,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和灵活的应对策略,沉着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

回溯过往,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初次爆发之时,中方就敏锐地察觉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开始对可能进一步恶化的贸易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与研判。从那时起,中国就逐步降低对美出口依赖,2024年对美出口占整体出口比重已降至14.7% 。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提前布局、主动调整贸易结构的有力证明。 然而,几周来两国都发出信号,称当前的僵局不可持续。特朗普曾承认关税过高,表示将“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的关税。美国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国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终于,这场备受期待的会谈即将在瑞士拉开帷幕。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福斯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会谈的重点是缓和局势,而不是急于达成大型贸易协议。他指出:“我们必须先缓和局势,才能继续推进。”这一表态反映了美方对当前紧张局势的清醒认识,也表明双方都意识到,只有在缓和的氛围中,才能为未来的谈判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位在金融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毕业于耶鲁大学,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任职。当地时间2025年1月27日,他正式出任美国财政部长。

而代表美方出席会议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同样履历不凡。他拥有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以及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第一大学的全球商业法联合硕士学位。格里尔曾在美国空军军法署服役,还担任过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大使的幕僚长,深度参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美贸易事务十分熟悉。

对于此次会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无论是打还是谈,中方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和目标不会改变。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 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承载着众多期待。从全球层面来看,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双边贸易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对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推动力。

从两国自身利益出发,降低关税、改善贸易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还能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美国业界和消费者早已不堪高关税重负,呼吁改善贸易关系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中国也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方沟通协商。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苏的关键时期,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举行,无疑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一丝曙光。让我们共同关注这场会谈,期待会谈能够取得积极成果,给世界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0 阅读:71
兜兜国际事

兜兜国际事

国际大小事,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