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主席突然收到一封极其嚣张的投诚信:“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只剩个光杆司

混沌于浮云 2025-05-08 19:21:57

1945年,毛主席突然收到一封极其嚣张的投诚信:“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只剩个光杆司令,你要不要?”,有人担心:“主席,这个人连战友的兵都敢吞,不是个好管教的啊!” 王劲哉,1897年生在陕西渭南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就性子烈,喜欢舞刀弄枪,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却硬是靠自己拼出一条路。1917年,他从西安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家里让他老实教书,他偏不,跑去参军。先在陕军马青苑团当排长,凭着脑子活、打仗狠,很快崭露头角。后来被送进陕西陆军讲武堂深造,出来后投靠杨虎城,在军中一步步爬了上来。到1925年,他已经是国民军第二军补充团二营七连连长,跟着杨虎城到处打仗,攒了不少战功。 1932年,他在陇南收拾叛军,打得漂亮,杨虎城直接提他当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四十九旅旅长。这家伙打仗有股狠劲,但脾气也大,性格耿直得有点过头。1935年,红四方面军打陕南战役,他在勉县新铺湾死扛红军,虽然最后吃了败仗,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人印象深刻。他的路子不算正统,但确实有点本事。 1936年西安事变,王劲哉站得挺硬朗,直接主张干掉蒋介石,觉得这老家伙不值得留。可张学良还是把蒋送回了南京,王劲哉气得不行,带着队伍跑到秦岭子午峪,后来干脆投了蒋介石,当上新编第三十五师师长。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小角色了,但跟共产党的关系却越来越僵。抗战爆发后,他在豫东会战和武汉会战里表现不错,打日本鬼子没含糊,可跟中共这边却老有摩擦。 1940年春,他搞了个竹桥事件,直接带兵打新四军李先念部,结果被反击收拾了一顿。这事让他名声更臭了,党内不少人觉得他太独,太狠。不过到了1941年春,中共统战工作找上门,他跟新四军谈了合作,愿意一块儿抗日。这转变来得挺突然,但也说明他不是完全一根筋。 1943年江北歼灭战,他运气不好,被日军俘虏了。1944年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关在南京,直到日本投降才重见天日。这时候的王劲哉,部队早没了,手下散得干干净净,就剩他一个“光杆司令”。国民党那边乱成一锅粥,他跟蒋介石早翻了脸,日子不好过。可他没打算就这么认命,脑子一转,决定写信给毛主席,投奔共产党。 1945年,他写下那封有名的信:“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只剩个光杆司令,你要不要?”这语气听着不像求人,倒像在挑衅。可细想想,他也没啥资本了,部队没了,靠山没了,孤家寡人一个,还敢这么硬气,多少有点意思。 信送到延安,党内炸了锅。有人直接跟毛主席说:“这人连战友的兵都敢吞,管不住啊!”这话不是瞎说,王劲哉过去干的事确实让人头疼。竹桥事件就不说了,他还在西安事变后拉队伍单干过,性格太野,纪律性差。不少人觉得,他要是来了,怕是个麻烦。可毛主席不这么看。他觉得王劲哉打过鬼子,立过功,心还是向着国家的,脾气大点不算啥大事,能改造就行。于是,他拍板让人去接王劲哉。 王劲哉到了延安,没被直接扔去干大事,而是先接受教育。那时候共产党讲究思想改造,他这种老派军阀作风明显格格不入。可他也不是完全犟,慢慢收了性子,从一个独来独往的将领,变成了守纪律的红军指挥官。这转变不小,说明他多少还是有点觉悟的。抗战胜利后,他投身解放战争,带着过去的经验打了几场硬仗,功劳不小。1948年,他正式成了中共特别党员,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劲哉被任命为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干得还算顺当。可好景不长,1951年,因为历史问题,他的党籍被暂停了。啥问题?还不是过去那些旧账——竹桥事件、吞并部队的事,总有人拿来说事儿。他被调去西北军区当参谋,官不大,干的活也不显眼。这对他来说,估计挺憋屈,毕竟是个打过大仗的人。 到了文化大革命,情况更糟。1966年,运动一来,他这种有历史包袱的人首当其冲,被揪出来批斗。身体和精神都扛不住了,1968年春天,他在西安去世,71岁。一辈子风风雨雨,到头来也没落个安稳结局。

0 阅读:156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