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5月7日凌晨的空袭行动中遭遇重挫,尽管配备法国四代半战机“阵风”,但仍在中制武器歼-10C面前败下阵来。吃了败仗后,莫迪下令做三件事,传递微妙信号。对于此次印巴空战,西方国家如鲠在喉,美国官员不得不公开承认,歼-10C战力惊人。那么,吃了败仗后,莫迪下令要做哪三件事?印巴空战,又是如何让西方国家如鲠在喉的? 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印度和巴基斯坦突然爆发空战,让国际社会猝不及防。据报道,此次空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印度率先发动代号为“朱砂行动”的军事袭击,声称要打击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所谓“恐怖主义设施”。在印度战机紧急起飞,炮弹在巴基斯坦境内爆炸后,多名无辜平民死伤,部分建筑也收到严重损毁。
对此,巴基斯坦立即展开反击,派出空军驾驶包括歼-10C在内的中制战机和印度空军展开激烈对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猛烈交火,最终巴方将5架印度战机击落,其中包括一架法制四代半战机“阵风”。根据匿名法国官员透露,这是“阵风”战机首次遭遇战斗损失。 印度作为率先发起进攻的一方,却吃了败仗,让自诩大国的印度沦为国际笑话。为此,印度在8日召开部长级紧急会议,商讨国家安全形势等迫切议题。会议结束后,印度总理莫迪下令要做三件事,一是加强民防机制;这无疑是要提高整个印度的抗风险能力,为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准备。 二是打击虚假信息和假新闻;在吃了败仗后,一旦出现虚假信息和假新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印度民众的恐慌情绪,激发民众对莫迪政府的不满。莫迪此举,一方面可以避免国内舆论失控,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想将军事失利的消息统统归位“假新闻”,以掩盖在军事行动上的战略失误。
三是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巴基斯坦首战告捷后,巴总理谢里夫公开表示“保留进一步反击的权利”,并声称要为在袭击中的遇难者“报仇”,这可能意味着印度将遭受新一轮的打击。在此背景下,印度必须强化基础设施的安全,减少更多损失,才能转移国内对军事失利的注意力,稳定军民士气。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配备的法国四代半战机“阵风”,曾被国际社会广泛认为是四代半战机的佼佼者,在国际武器交易市场炙手可热。此前,印度就以79亿欧元的高价购买了36架“阵风”,这些战机在2022年才全部交付完成。 而在今年4月28日,也就是空战发生前不久,印度又以74亿美元的高价向法国采购了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想要进一步加强海军军事能力。但如今,被寄予厚望的“阵风”却在中制武器歼-10C面前败下阵来,这个局面不仅让印度难以接受,也让西方国家如鲠在喉。
有分析认为,在此次空战中,中制武器优异的实战表现,直接打破了西方军事技术的神话。尽管莫迪政府曾吹嘘“阵风”战机能轻松压制歼-20,但最终却连歼-10C都打不过。这充分表明,中国不仅在武器性能上超越西方,在军工业的底层技术领域也有了明显的全方位突破。 就连美国匿名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战机向印度战机发射空对空导弹,击落至少两架印度战机。该官员还表示,巴基斯坦的F-16战机并未参与上述军事行动。 除此之外,美媒的反应更加强烈,连发3篇文章表示,中国的歼-20战机足以击败美国的主力战机F-35和F-22。文章称,尽管歼-20已经服役多年,但包括美方在内的其他国家仍然没有摸清该战机的性能参数,而歼-20搭载导弹的有效载荷比美国F-35战机多出4.54吨,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人恐惧”。
很显然,此次空战,已经动摇了美国对自身军事装备的信任。可以预料的是,经此一战,国际军火市场的格局将被改写,西方武器装备将面临严重信任危机,而中国军备出口则会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