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皇帝,天生的“死对头”? 你以为太子作为准皇帝,到日子就继承皇位,日子

体元说球 2025-05-10 23:49:46

太子和皇帝,天生的“死对头”? 你以为太子作为准皇帝,到日子就继承皇位,日子肯定美滋滋?错啦!在古代,太子和皇帝的矛盾那可是水深火热,堪称皇权自带的“系统Bug”。 皇帝辛辛苦苦打下或守住江山,对太子来说,虽然有着继位的合法性,但这份合法性,却也是对皇帝现有权力的巨大威胁。就拿曹操来说,他一个城一个城地打天下,打下了大片地盘,可就算权势滔天,从法理上也没办法轻易篡位,只能当丞相,嫁女儿当皇后,称王,进九锡,一步步为篡权做准备。可太子就不一样了,一个权臣太子,随时可以宣称父皇中风,然后名正言顺地自己接班。毕竟在封建王朝的体系里,太子上位是符合法统的,这一点让皇帝怎能不忌惮? 太子身边,围绕着一堆“聪明人”。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子是下任皇帝,现在不巴结,等太子上位肯定没好果子吃。久而久之,太子身边就形成了太子党,文臣武将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地方的封疆大吏。他们有权、有钱、有兵、有地盘、有武装,只要太子愿意,随时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皇帝看着太子党羽翼渐丰,就像看着一颗定时炸弹,不管太子有没有造反的心,只要有造反的能力,皇帝就如坐针毡,势必得打压。毕竟在权力面前,人性太脆弱,“不管你有没有造反的心,只要你有造反的能力,你就活到头了”,这句话在皇权斗争中,可是真理。 历史上,太子的处境其实相当危险。据统计,各种死亡、被废、被罢黜的太子,比例高达45% 。秦始皇的太子扶苏,被赶出咸阳,流放到北疆去带兵,远离权力中心;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软禁在西楼,24小时被监视,最后被逼自杀。这些例子都能看出皇帝对太子的防范和打压。 皇帝为了制衡太子的势力,还会玩一种“派系平衡”的手段。故意提拔几个皇子,让他们互相内斗。比如李渊,就故意提拔李世民和李建成打擂台,自己在中间调和,谁弱势就帮谁;李世民上位后,也照猫画虎,立李承乾为太子,又提拔李泰和李承乾竞争,自己居中调和。在这种斗争中,要是你扶的皇子顺利上位,那你就能一飞冲天;可要是你扶的皇子被斗倒了,直接就是抄家灭族的下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要是输了,所有追随者都得被抄家灭族;而他赢了,大家就都能拜相封侯,享之不尽的荣华。 在日常相处中,皇帝对太子那也是三天一骂、五天一打。拿着放大镜找太子的毛病,找不到就捏造,然后就是一阵痛批、责罚,甚至直接杖责、痛打,还逼迫太子当众认错写悔过书。皇帝这么做,一方面是打压太子的气焰,另一方面也是警告其他臣子:这个太子随时会完蛋,你们不想被波及就离他远点儿。至于那些已经和太子深度绑定,没办法疏远的党羽,皇帝就直接铲除。据说李世民下定决心叛乱,很大原因就是李渊执意要杀刘文静。 可皇帝要是打压得太狠了,太子也会不断怀恨在心,父子之间的仇恨就会越来越深,直至决裂。到最后,皇帝常常假戏真做,从敲打变成真的把太子废掉,甚至弄死,然后换一个根基浅薄、势力不足的上来。 所以啊,古代太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和皇帝的矛盾几乎难以调和。这一出出宫廷戏码,说到底,全是权力惹的祸!

0 阅读:0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