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年,78岁的宰相苏颂正在熟睡,突然感到身下一片湿热,掀开被子一看,居然是刚买来的暖床丫鬟尿床了。没想到宰相不但没生气,还高兴的说:“遇水则发”是好兆头,此女未来有大福报。 北宋末年,宋哲宗驾崩,皇位悬而未决,各路势力暗中角逐,都想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捞到好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宫女韦氏,却意外地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关键一环。
韦氏出身寒微,十几岁便被父母卖给了京城的大户人家当丫鬟,颇得主人苏颂的喜爱。
苏颂位至宰相,在朝中说一不二。他丧偶多年,便打算从府中挑两个丫鬟伺候自己。
这一天,韦氏和另一个丫鬟如往常一样,伺候苏颂就寝,为苏老爷子暖着被窝。
谁知道,韦氏一个没忍住,竟然尿在了被窝里。
温热的尿液瞬间浸湿了锦被,苏颂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醒,掀开被子一看,不禁愣住了。
做为一个下人,在主人的床上失禁,那简直是罪该万死。韦氏吓得浑身发抖,不停磕头求饶。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苏颂非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定睛细看韦氏,只见她肌肤如玉,娇媚可人,虽然惊慌失措,却掩不住骨子里的灵气。
苏颂对人性向来洞若观火,他敏锐地意识到,眼前这个小丫鬟,日后定然不简单。
“遇水则发,此乃天降祥瑞,你将来必是个有福之人!”苏颂抚掌大笑,反倒安慰起韦氏来。
他吩咐下人重新铺床,又赏了韦氏几匹上等缎面,让她不要担心。
此后,苏颂对韦氏愈发器重。他常常唤她侍奉左右,和她谈天说地,考校她的见识才学。
转眼间,宋徽宗继位,很快就下令选秀女入宫,以充实后宫。
苏颂精通相术,他暗中观察,认定韦氏骨相非凡,若进宫定能得到圣上青睐。
就这样,韦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丫鬟,一跃成为入选的秀女。
起初,韦氏在宫中并不出众,她出身低微,不谙世事,举止言谈常常遭人嘲笑。
但韦氏心高气傲,暗暗立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直到有一天,皇帝微服出巡,偶遇正在花园里浣洗的韦氏。
徽宗被韦氏的美貌和气质倾倒,破格提拔她为昭容,自此,韦氏便春风得意,宠冠后宫。
她很快生下龙子赵构,地位更加稳固。然而,韦妃的荣宠并没有持续多久。
金人南侵,北宋王朝土崩瓦解。昔日叱咤风云的贵妃,也难逃沦为阶下囚的命运。
她被俘虏北上,饱受凌辱,但始终不肯屈服,靠着一股傲骨,咬牙挺了过来。
天不绝人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韦氏的儿子赵构天资聪颖,在逆境中建立南宋政权,又凭借过人的政治智慧,将母亲从金人手中赎回。
昔日的韦贵妃,摇身一变成为尊贵的太后。
重掌后宫,韦太后变得愈发多疑,对身边的嫔妃防备备至。她亲自过问后宫大小事务,打压异己,树立威信。
为掩盖自己在金营的遭遇,韦太后甚至不惜灭口,以绝后患。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韦太后,对人世间的荣辱悲欢,有了更加通透的认知。
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沧桑,也同时赋予了她睿智。她开始反思权力的本质,追寻生命的真谛。
晚年的韦氏大力提倡节俭,热衷慈善,出资修寺,救济贫苦。这也许是她对上天的忏悔,更是一种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