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政委秦光中弹倒地,两名伪军走过来就要补刀,秦光声音沙哑,说了一句:“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那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漫长,即使已经进入3月,走在路上仍可以感到阵阵刺骨寒风。
秦光无力的躺在土地上,周围全是尸体,看着自己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他的思绪渐渐的飘到了1927年。
那个时候学习只是少部分人的权利,更何况秦光一家被贪婪的地主偷偷算计走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家中本就揭不开锅,现如今连土地上的收成都得看地主的脸色,过得是一年不如一年。
可秦光依然在想方设法的学习知识,总能够在私塾课堂上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一旦被老师发现他在蹭课,秦光就一溜烟的逃走,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一群叫做“红军”的人来到红安。
秦光早就对当今的制度非常不满了,地主剥削群众,西洋列强不断蚕食着中国土地,各种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义愤填膺却不知如安放这份感情。
秦光听说这一群人想要打破旧制度,创建一种全新的国家体制,那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现在迫切的需要青年力量的加入。
可我离开家乡以后,我的父母怎么办?他们两个人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还受的住每天这么高强度的下地工作嘛?秦光虽然对这样的新思想很心动,但在现实面前他还是犹豫了。
促使秦光真正下定心的是,红军竟然打倒了在当地横行这么多年的地主,还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了百姓,更重要的是秦光的父母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秦光同父母道别后,加入了25红军,他的行李很少,需要携带的东西本就不多,只有几件换洗衣服。
秦光跟随大军开始了长征生活,不到17岁的秦光成为了一名旗手,扛着“北上抗战第二先遣队”的红旗一路向前。
1934年12月10日,在粉碎了国民党陕军的围追堵截之后,秦光所在的红25军来到洛南县庾家河,本以为这是一场彻底的胜利,可没想到背后暗藏杀机。
在抵达洛南后,国民党的主力群六十二师已经尾随25军很长时间了,准备实施报复。
幸运的是,红25军的侦察兵及时地发现了不同寻常的行进痕迹,他告诉大伙敌人已经逼急,要提高警惕,时刻留心。
果不其然,在发现了敌人的第一时间,红军立刻进入战斗状态占据有利地势狙击敌人。
作为旗手的秦光深知自己的重要性,他明白比起武器的多少,对于一场战斗来说,更重要的是军心。
他将红旗插在山顶的石缝中,耀眼的红旗随风飘动,向敌方宣告我军的不可战胜。
敌人被突如其来的集措手不及,这时他们突然决定向着红旗的方向进行猛攻,他们认为红旗的方向便是红军所在根据地。
红旗哪受的住这样的攻击,随着枪声立刻断成了两截。
本以为红旗就此倒下了,可不料一抬头又看见了那抹鲜艳的红,敌方总指挥立刻下达命令:必须将红旗击倒。
秦光意识到更猛烈的炮火冲着红旗来袭时,他凭借着灵巧的身姿将红旗取下,灵机一动,将红旗绑在自己的腿上。
就这样,战斗持续了一天,红旗始终昂扬不倒。
在与国民党的战争短暂结束后,更艰难的挑战来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1943年,秦光已经从“小旗兵”成长为支队政委。
一天清晨,秦光和他所在的队伍虽然早已处于戒备状态,可敌人突然发起的攻击还是让他们有些猝不及防。
首先反应过来的是秦光,他立刻从身旁的同志手中抓过两颗手榴弹,跳出道沟,喊了声“同志们跟我冲啊”。
秦光一往无前,他拿着手榴弹冲到距离敌人只有30米的地方,将第一颗手榴弹果断的扔进敌群。
就在他准备扔第二颗手榴弹时,敌人意识到拿着手榴弹的人才是这一群军队的核心,子弹打进了秦光的肩膀,只需偏差一点点就射进他的心脏,子弹的力量让秦光来不及思考便直直的倒在了地上。
不一会,战争场地已经转移,敌军照例搜索尸体,这时两位伪军走近秦光身边。
秦光对同胞还是怀有信任,他对伪军说道:“兄弟,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与此同时秦光紧紧握住手中的手枪,一旦他们有什么出格行为就与敌人决一死战。
可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秦光正欲奋起反击的时候,一位伪军说道:“千万别动,我们马上就走”。
夜幕降临,援军匆忙赶到,战场上只剩下秦军和数不清的尸体。
送到医院后,秦光体内的子弹碎片被告知无法取出,这些碎片既是秦光的勋章,也是日军在我国犯下滔天大罪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