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起来了?印度果然不讲信用,说好的停火,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印度又趁夜搞偷袭,停

看谁主浮沉 2025-05-12 20:20:46

又打起来了?印度果然不讲信用,说好的停火,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印度又趁夜搞偷袭,停火是假,耍诈是真,看来“三哥”挨的打还是不够。   5月10日下午刚刚高调宣布印巴全面停火,协议还没捂热,晚上印度军队就在克什米尔动了手。   白沙瓦机场附近的巴基斯坦防空系统拦下一架印度无人机,火光冲天的视频一夜之间传遍社交平台。   讽刺的是,印度反倒先跳出来指责巴基斯坦违反停火协议,说是巴方越境挑衅,自己不过是“正当防卫”。   这逻辑也是没谁了,偷袭的是自己,喊冤的也是自己,真把国际社会当傻子了。   其实从最开始就能看出,这份停火协议并不牢靠。双方宣布停火的那天,莫迪刚刚主持完一场高级别的安全会议,印度军方高层全部到场,商量的显然不只是怎么“和平解决问题”。   而且在决定停火之前,印度军方刚被巴基斯坦打得灰头土脸:4架“阵风”被击落,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77架无人机没能飞回去,一个旅指挥部被连锅端。   最关键的是,巴基斯坦还打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铜墙铁壁”反击,不仅打到了印军的后方阵地,还搞了场网络攻击,让印度70%的电网瘫痪,整个国家几乎陷入半瘫痪。   换谁也顶不住这个场面。所以印度一边嘴上说要“和平”,一边实则是扛不住了,得赶紧找个台阶下。   但问题是,这场仗来得突然、打得惨烈、收得也仓促,外界看得一头雾水,国内更是一片质疑。   莫迪政府原本以“反恐”为名对巴基斯坦动手,鼓动民族情绪、塑造铁腕形象,现在突然停火,自然很难对国内交代。   这时候就只能靠耍点手段了,偷袭一下、打个擦边球、再指责对方违约,好歹找点面子回来。   而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现在的局势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一方面,战术上确实赢了,连西方媒体都承认这次巴军表现非常出色,不光打出了战绩,还打出了中国武器的名气。   歼-10C、PL-15、红旗-9这些国产装备第一次在实战中正面对抗西方系主力战机,赢得干净利落,这对整个国际军贸格局都是一次冲击。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自己也很清楚,继续打下去不划算。他们的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紧张,持久战一开,国力马上吃紧,局势就可能反转。   所以巴基斯坦“见好就收”,愿意接停火协议,是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问题出在印度这边。印度想赢,但赢不了;不打,又咽不下这口气。   明面上答应停火,实际上根本没死心。短短几个小时之后就主动出击,很明显就是早有预谋,停火不过是争取时间罢了。   印度这套把戏,其实全世界都看得很清楚。一边喊和平,一边玩偷袭;一边抱怨对方不守信,一边自己先动手。这种操作放到国际舞台上,无非是自毁形象而已。   尤其是在美、俄、中等大国都表态希望地区局势缓和的背景下,印度这波操作就更显得格格不入。   别忘了,刚刚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大言不惭地说,是美国促成了停火,现在印巴就给他来了个“打脸式续集”。你说美国尴不尴尬?   更尴尬的是,印度如果再这么不走正道,不但国内民意得不到安抚,国际声誉也会持续下滑。   现在卢比汇率跌破85.5,股市蒸发2300亿美元,外资加速撤离,老百姓开始堵政府大门要面包。   一个自称“世界第五”的经济体,硬是靠着几天战争就把自己打得摇摇欲坠,再这么下去,莫迪自己都得考虑怎么保住权位。   说到底,印巴冲突是一道死结,不是一纸协议就能轻易解开的。   克什米尔问题、边境争端、水资源分配,这些历史问题已经深深刻进了双方国家认同里,靠打一仗或者谈一次判是解决不了的。   而一旦信任破裂,再想坐下来谈,就更难了。   这次的“停火闹剧”再次说明了一点,和平不能靠嘴上说,而是得靠真诚的行动。   如果印度继续打着停火的幌子搞偷袭,那不管是巴基斯坦还是国际社会,都不会再相信它的承诺。   而一旦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信用,印度别说什么大国崛起了,连最起码的外交主动权都会逐渐丧失。   对巴基斯坦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警惕,不被所谓的协议迷惑,更不能掉以轻心。   该防的要防,该打的要打,真要再有挑衅,就用行动说话。也只有让印度彻底明白“吃亏”的代价,才有可能换来真正的克制。   印巴这笔账,恐怕还远没算完。   短暂的停火只是暂停键,并不意味着结束,真正的和平,还得靠时间和实力一点点赢回来。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看谁主浮沉

看谁主浮沉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