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同学花了四百多万把女儿送去加拿大上本科,后来又去了英国拿硕士。去年底,女儿

坦木木说科技 2025-05-14 19:00:20

一位老同学花了四百多万把女儿送去加拿大上本科,后来又去了英国拿硕士。去年底,女儿刚毕业回国,老爸本来打算通过关系给她找个稳当的工作,或者让她考公务员。没想到女儿死活要和留学时认识的朋友一起创办咖啡品牌,还非得让老爸投资入股。 这位老哥最近烦得不行,天天在同学群发那种60秒的长语音,抱怨女儿现在说话都跟精品咖啡赛道用户心智培养有关系。他打听了下那些合伙人的情况,结果发现俩法国人学的是服装设计,一个新西兰人学酒店管理,还有个马来西亚华裔家里开橡胶园,竟然一个人没学过商业管理。最让人心慌的是,女儿居然开口就要500万的启动资金,想打造中国的蓝瓶咖啡。 老爸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光是留学这笔钱,够在二线城市买三套房了。结果现在闺女回国,连社保都不打算交,偏要搞个啥第三空间新零售。他心里直犯嘀咕,还偷偷去考察了一下闺女看上的商圈,发现同一座写字楼底下已经有三家星巴克了,还有两家瑞幸,拐角那还有Tims和Manner。可是闺女非得说他们的竞争对手是茶馆和自习室,主打的啥情绪价值,听得老爸血压直往上窜。 这事在我们同学圈里可真是掀起了波澜。有个当银行行长的同学说,现在实体创业简直是九死一生,不如先让姑娘考进银监系统,过两年再考虑跳槽。做私募的老哥倒觉得可以试试水,不过得签个对赌协议,要是三年回不了本,闺女就乖乖去考编制。最损的得属那位开工厂的朋友,他直接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送闺女去新东方学厨师,开个沙县小吃也能保本。 我倒觉得这姑娘的决定挺能理解的。现如今,年轻人谁还愿意去坐办公室啊?我表弟去年从211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人家在家里忙着玩空气炸锅,上个月还刚买了辆保时捷。不过啊,说起这个,花大几百万培养个国际视野,结果成了咖啡店老板娘,这事放哪个家长身上,估计都得懵圈吧? 网友们的评论真是扎心啊。有的直言这是新型啃老,学成归来继续依靠父母;还有人算了一笔账,400万放银行一年能轻松拿到1万6,这比上班可舒服多了;更有留学中介出来打广告,宣传投资下一代永远不亏,结果反遭网友痛骂,连忙删除评论。最搞笑的是有个段子:建议老爸把给女儿的500万转给我,三年后保证还你一个省委办公厅的女婿! 其实这事最让人感慨的是代际间的看法差异。老一辈觉得有个铁饭碗才是最稳妥的路,年轻人心里却想着追求自己的爱好。我邻居的孩子在伦敦学艺术管理,回来后却去横店当临时演员,他妈妈天天在广场舞队里一边跳一边哭诉,说儿子演了半年戏,最大的角色就是个酒鬼丙。 说到这,现如今到处都是海归硕士。上个星期我去剪头发,遇上了个95年的tony老师,他一边给我修刘海,一边聊起他在悉尼学供应链管理的那些事。他倒是挺乐观的,觉得文凭就像理发店的会员卡,开始充钱的时候想着能享受VIP待遇,真用上才知道洗剪吹还得额外付费。 这事我觉得,老同学不如让闺女先试试摆三个月地摊。可不是看不起创业,我有个朋友的富二代,非要开个奶茶店,他爸给了五十万让他在城中村练手,结果两个月就被那些山寨店搞垮了,现在乖乖在他爸公司当行政主管。有时候让年轻人吃点亏,比直接给钱更有用。 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留学回来后性格大变的朋友?要是你家孩子非得动用你的养老钱去开什么元宇宙咖啡馆,你是狠心掏钱,还是连夜改遗嘱呢?

0 阅读:71
坦木木说科技

坦木木说科技

艾合坦木阿布都热依木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