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由利刃捍卫,真理靠炮火丈量!"2014年,喊出这句振聋发聩宣言的艾跃进教授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5-15 06:05:37

"尊严由利刃捍卫,真理靠炮火丈量!"2014年,喊出这句振聋发聩宣言的艾跃进教授,在胃癌晚期被切去大半胃部后,竟强撑病体,悄悄重返讲台...... 【消息源自:南开大学档案馆公开资料、《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特刊《讲台上的最后战役》、天津市肿瘤医院2014-2016年医疗记录(经家属授权)】 1976年1月的天津街头,17岁的艾跃进把自行车蹬得飞快,棉袄领子里灌满寒风。他刚听说周总理灵车要从长安街经过的消息,书包里塞着两个冷馒头就往外冲。"你小子不要命了?北京零下十几度!"邻居张大爷扯着嗓子喊。艾跃进头也不回:"总理走之前都没喊冷呢!"车轮碾过结冰的路面,这个红二代少年第一次体会到信仰的重量——他父亲是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老兵,总说"活着的人得替牺牲的同志多看几眼好日子"。 十年后的南开大学教室里,粉笔灰在阳光里打着旋。刚留校任教的艾跃进正用战术板画淮海战役示意图,突然把板擦往桌上一拍:"你们知道为什么国民党美械师打不过小米加步枪?"后排打瞌睡的学生吓得一激灵。"因为这里!"他戳着自己太阳穴的手势像在扣扳机,"军事教育不光是教放枪,更要教这个枪口对准谁!"教室瞬间炸开哄笑,但下课时有个戴眼镜的男生留到最后:"老师,您能推荐几本毛选注释本吗?" 2006年冬天,南开大学行政楼的灯都熄了,只有澡堂还亮着盏昏黄的灯。艾跃进裹着军大衣蹲在长椅上,面前摊开的申报材料摞起来有半人高。"老艾你疯了吧?"看门大爷把热水袋推给他,"自掏一万五搞这个军事硕士点,校领导又没说一定批。""当年总理在南开读书时..."他话没说完就被大爷打断:"得,您这套说辞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凌晨三点,他终于在材料末页签下名字,玻璃窗上的哈气映出他通红的眼睛——这个全国首个非军校军事学硕士点,后来被学生称为"澡堂里孵出的金蛋"。 2014年胃癌确诊那天,艾跃进在诊室门口撞见自己的学生小王。"老师您怎么...""来取体检报告。"他迅速把诊断书塞进公文包,里面还躺着没改完的毕业论文,"下周三的军事理论课,记得把你那作战模型带上。"三个月后,切除了四分之三胃部的他站在讲台上,用腰带死死抵着伤口:"今天我们讲甲午海战...哎那个谁,把我杯子递一下..."学生们后来才知道,他保温杯里装的根本不是水,是医生开的营养剂。 2016年春天,肿瘤病房成了临时课堂。艾跃进倚在摇起的病床上,用平板电脑给研究生看演习视频,输液管随着他比划战术动作轻轻晃动。"老师您歇会儿..."学生话音未落,他突然眼睛一亮:"快记!这个步坦协同阵型就是当年我们在朱日和..."护士推门进来量体温,他立刻切换成说悄悄话的表情:"等会儿帮我瞒着点医生,还有个入党介绍要写。"四月丁香花开时,他最后指导的学生小刘在病床前宣誓入党,监护仪的心电曲线像他一生坚守的信仰——始终强劲,从未曲折。 葬礼那天,南开校园里突然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有鬓角斑白的中年人指着二主楼:"九八年我在这蹭过艾老师的课";也有年轻军官对着灵车敬礼:"我是南开首届军事学硕士"。风卷起一地白玉兰花瓣,恍惚间让人想起他常说的那句话:"大炮射程之内的真理,得有人先教会孩子们怎么丈量。"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虎哥

虎哥

1
2025-05-15 09:32

中国要更多象艾跃进教授这样敢于直面真实正值实事求是的好人!艾跃进人们会记住你!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