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侦察参谋傅平山牺牲后,其遗体被越军浇在水泥基座中,部队首长指示:花1万元,找几个越南人,把烈士遗体带回来! 傅平山,1957年1月生于天津塘沽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他是院里跑得最快、踢球最猛的孩子,梦想当足球运动员。可1976年,19岁的他听到国家征兵号召,扔下足球,穿上军装,对家人说:“我要干点大事。”从此,他的人生跟保家卫国绑在了一起。 穿上军装的傅平山,很快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天赋。训练场上,他摸爬滚打,练出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侦察任务中,他胆大心细,总能带回关键情报。战友们都记得,他总爱把那句“当兵不上战场,不算尽到责任”挂在嘴边。谁也没想到,这句誓言,最终成了他生命的注脚。 1987年的那次侦察任务,异常凶险。傅平山带着侦察小组深入敌后,却不料被越军发现。为了掩护战友撤离,他孤身一人引开敌人,在山林里与越军周旋了整整五天五夜。越军的子弹像雨点般密集,可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化险为夷。直到最后一刻,寡不敌众的他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得知傅平山牺牲的消息,战友们红了眼眶,家乡的亲人们更是悲痛欲绝。可越军却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举动,他们把傅平山的遗体浇铸在水泥基座中,妄图以此羞辱这位英雄。 部队首长得知后,拍案而起:“就是花再多的钱,也要把傅平山同志的遗体接回来!他是为国家牺牲的,决不能让他暴尸荒野!” 很快,几个熟悉当地情况的越南人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趁着夜色,悄悄摸进越军驻地。月光下,水泥基座泛着冷光,可再坚硬的水泥,也挡不住英雄回家的路。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出傅平山的遗体时,发现烈士的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枚弹壳——那是他留给祖国最后的印记。 傅平山烈士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追悼会上,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颤抖着抚摸儿子的遗像,泪水打湿了相框;曾经一起踢球的伙伴们,望着照片上身穿军装的傅平山,泣不成声。 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也让所有人记住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一位天津汉子,为了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献出了一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87年,侦察参谋傅平山牺牲后,其遗体被越军浇在水泥基座中,部队首长指示:花1
琴音入梦来
2025-05-15 12:03: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