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这几天估计是愁得失眠了。
他可能没有想到,
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
郎永淳这几天估计是愁得失眠了。
他可能没有想到,
儿子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已经一年多了,投了上百份简历,结果还是在家待业。
郎永淳感慨,即便自己的人脉再广,也没什么用。儿子的专业是金融,结果投行在收缩招聘,券商的门槛也是水涨船高,甚至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对本科学历设置了障碍。有人不禁发问,哥大硕士都难以找到工作,那普通学生还怎么生存呢?
数据真是让人心疼:到2025年,高校应届生人数将超过1222万。今儿个,北京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首次超过本科生。企业招个文员,竟然有50位硕士在争,连奶茶店的管培生都得要求英语六级。
花了50万供孩子上硕士,结果工资比外卖小哥还低,真让人心凉。
不过,说句实话,北大的硕士做到食堂阿姨,复旦的研究生摆摊一天能赚700,看来时代真的变了体面不如明白生活,高学历最后还是得自己搞定。
随便说说吧,真的反映了现在的社会现实。高学历不一定能保证稳定的职业,有时候生活迫使人们去选择更实际的路子。大家都在为生活打拼,学历虽然重要,但有时候实际能力和灵活应变更为关键。
(注:文中举例及数据来源于公开报道,人物关系和事件脉络经过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