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海南解放时,四野官兵登岛后,望见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们,官兵顿泪如雨
1950年海南解放时,四野官兵登岛后,望见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们,官兵顿泪如雨下:2万多革命同志,许多人都还穿着红军时期的军装,全身上下破破烂烂。
这群孤岛硬汉眼神坚毅,由于长期饥饿瘦骨嶙峋。
衣衫褴褛不说,有的更是拿树叶遮蔽关键部位。
武器已是多年前的样式,大多数还是从敌军手里夺来。
整个队伍只有几百人,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苦战23年。
但就是这样一支武装极差的部队将鬼子打的抱头鼠窜。
他们就是琼崖红军,为首的人名叫冯白驹。
就是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燃起斗志拼死抵抗入侵。
1927年是革命灰暗的一年,无数革命先辈丧命于国民党的围剿。
这些琼崖军更是如此,一度濒临团灭。
就在这时冯白驹挺身而出,组织队伍重振旗鼓。
他总结经验,既然双方人数,武器都有差距,那便先避其锋芒。
于是冯白驹带着仅剩的一队人马躲进大山。
山中地形复杂最适合人少作战,这对于琼崖军来说有利。
但这种战斗方式的也有缺点,那就是粮食不足。
没有足够的粮食,战士们就没有力气打仗。
为了能生存下去,他们饿了只能摘野果,啃树皮。
夏天战士们要忍着热浪被山里的蚊虫叮咬,到了冬天更加难熬。
整个山里都雪白一片,想要伪装只能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晚上也不能生火取暖,浓烟会暴露位置。
队伍早就没有物资输送,衣服都十分单薄,根本无法抵御寒冷。
就连拿枪的手都冻得僵硬无比,一些战士的生命更是永远留在了冬季。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浇灭琼崖军的爱国之心,他们愈战愈勇。
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举国一致对外。
经历几年躲藏生活的琼崖军重出江湖,准备与敌军死磕到底。
可琼崖军势单力薄,根本没有精良的作战武器。
无奈之下冯白驹只能向以前围剿他们国民党寻求援助。
本以为外地当前齐心协力,没想到这些人还是斤斤计较。
面对琼崖军的求助,国民党装聋作哑扔下几杆枪便草草了事。
既然没有人帮助,那就自己闯出一片天。
冯白驹决定带着战士们去抢鬼子的装备。
当时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山下村民苦不堪言。
琼崖军在这生活这么多年对地形了如指掌,冯白驹便想到放长线钓大鱼。
他先是派出一小队出去当诱饵搞出动静,只要被发现立马往山上跑。
无数敌军中招,这座山成为了他们的坟墓。
靠着这个方法,琼崖军百战百胜,不仅收集不少物资还彻底打响名号。
周围百姓不想受人屈辱,纷纷想加入军队。
有的百姓怕战士们挨饿,更是将粮食装好放下山下。
看着百姓慷慨解囊,冯白驹感动不已。
但他并没有收取百姓一针一线,反而让战士们将粮食送回。
眼看琼崖军越战越猛,小鬼子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向山上发动大规模进攻,打不进去便用炮弹炸。
整个山上火光冲天,冯白驹只能带着大家边打边退。
在撤离的路上,很多战士都壮烈牺牲。
就连跟随冯白驹多年的好兄弟都倒在血泊之中。
不仅如此,鬼子还到村里抓人在山下行刑逼迫琼崖军就范。
在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下,战士们痛不欲生。
但他们只能面对,如果他们逃了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死去的战友。
斗志在这一刻被激发,他们主动出击。
一个战士倒下另一个战士接上,他们顶着炮火将鬼子军队歼灭。
他们不仅要为死去的战士报仇,更要夺回失去的土地。
冯白驹带领部队杀出重围,将鬼子打的节节败退。
而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争相传颂,无人不知这些孤岛英雄的故事。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海南岛没有被敌军完全占领。
在战争结束后,这些英雄们终于穿上新的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