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曾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8年的郭汝瑰被一辆失控的卡车撞倒,经抢救无效不幸

科技历史回忆录 2025-05-16 10:59:55

1997年,曾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8年的郭汝瑰被一辆失控的卡车撞倒,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三天后追悼会上,有人从台湾匿名寄来一个信封,里面竟是一张白纸。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陕西农村老汉蹲在墙角端着面碗闲扯淡的时候,总能聊起些山南海北的大人物。 今儿个说的这位爷们可了不得,国民党那会儿在老蒋身边当大官的郭汝瑰,早年间压根没想到这人肚子里揣着红心肠。 郭汝瑰打小生在读书人家,他那老爹在茶馆里总爱拍桌子讲国家大事。 日子久了,这娃十来岁就懂得啥叫水深火热。 有回路过城门洞子,瞅见拖家带口的难民在地上捡馒头渣,小伙子脑门儿一热就把书本摔了,直嚷嚷要扛枪杆子救百姓。 要说这世道也邪门儿,二十郎当岁的小青年被堂兄郭汝栋收留了,揣着家里人给的大洋进了黄埔军校。 那阵子大军阀的部队乌烟瘴气,倒是军校里有人偷摸讲《共产党宣言》。 他头回听说"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琢磨着这才是正路。 可没等毕了业,蒋校长就翻脸拿刀往同志头上砍,小伙儿连夜翻墙跑路,直奔四川找自家人避难。 武昌城头变天那会儿,郭家堂哥也在清洗队伍里插了一脚。 郭汝瑰守着被窝打了整宿算盘,大清早收拾细软说要去东洋留学。 东京城里留学生扎堆骂娘的时候,东北军把奉天城丢了。 那是1931年秋天,二十来岁的青年学生摔了课本就往码头跑,说什么也得回家打鬼子。 头些年跟着陈诚干参谋,淞沪战场上显了真本事。 三千多鬼子愣是被他带着一个旅缠在上海郊外,子弹擦着耳根子飞过去都不带眨眼的。 三回长沙城死守那场硬仗,郭汝瑰捧着作战图在指挥部里三天没合眼,生生扛住了小日本的坦克。 有人背地里叫他"铁算盘",说他打算盘珠子比打算盘还利索。 1945年重庆城里灯红酒绿,这个当年见着难民掉眼泪的青年,踩着马靴走进了国防部大院。 陈诚拍着他肩膀说能当大官,他嘴上谢着提拔,心里明镜似的。 这帮人贪军饷吃空额,再好的部队也得被掏空。 也就在那年春天,有人往他办公室塞了本《论持久战》,压在公文底下翻得边角都卷了。 辽沈战役前夜,老蒋领着大员们在庐山别墅开会。 他照着安排好的剧本汇报战事,故意把林彪搞的土改说得轻飘。 偷眼瞧着顾祝同那几个拍胸脯打保票,后脊梁直冒冷汗——这戏可要崩台。 果然东北军三十万人马溃得稀里哗啦,消息传到南京那晚,他在办公室灌了两瓶老白干。 淮海战役打得最难看那阵子,杜聿明抓着他耳朵根子质问:"你是不是那边的细作?" 郭将军脸不红心不跳:"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讲。" 转过脸跑去发电报,把"守江必守淮"的方案直接送过长江。 等到渡江战役的炮声响起来,才一口气对接上了党组织。 老蒋逃亡台湾前派他去四川当救火队长,这把火烧得他浑身舒坦。 带着万把人马在西南扯旗反正那日,电报机滴滴答答忙活到后半夜。 消息传到台北,蒋中正气摔了八仙桌,喊得警卫员在走廊直缩脖子。 那年春节,南京城的老百姓放炮仗直放到天亮。 刚解放那会儿他说自己是国民党降落伞,没人敢给他作保。 五十年代授勋,组织上掀了他三次申请报告。 往炕头一躺,掏出旧照片跟老伴念叨:"咱当年在国防部签调令的手咋就不配戴红五星?" 直等到七十大寿过了才圆了党籍梦,满头白发的老人捧起那份公函半天抹眼泪。 要说最逗乐还是杜聿明那档子事。 八十年代老杜病得快不行了,非拉着他说贴己话:"老哥你给交个底,当年到底是不是卧底?" 老郭把保温杯搁在病床柜上,慢悠悠说:"各为其主,都过去了。" 这话硬是让老杜到死都没闭上眼,棺材板都钉上了人家亲属还找上门讨说法。 1997年成都机场那个大雾天,九十岁的老爷子送闺女出远门。 眼瞅着出租车轮子打滑,他把后生晚辈往旁边一推,自己摔在马路牙子上。 台湾那边旧同僚寄来白纸包的书皮子,打开啥字没有。 家里人半夜听见老爷子屋里响动,进去看原来是老太太对着遗像抹眼泪。 那幅没戴勋章的军装照笑得挺舒坦。 现在去重庆江边的抗战纪念馆转转,史料柜最里头摆着张发黄的电报纸。 护着玻璃罩的工作人员老爱跟游客说:"这上头写的啥?谁都不让看!但肯定是那位'国军战神'留下的保命符。" 这话里头有多少真假说不清,可老百姓茶余饭后唠这段往事时,总得竖起大拇指夸一句:"这才是真英雄!"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党史联横——郭汝瑰_卧底将军的传奇人生)

0 阅读:0
科技历史回忆录

科技历史回忆录

关注我,关注体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