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还在吹“全胜”,巴铁就送来“打脸大礼包”。5月14日,一名被俘的印度士兵被巴基斯坦打包“退货”了。 这位“战利品”身着皱巴巴迷彩服,双手反绑如捆扎的大闸蟹,眼神满是“我在哪、咋被俘”的迷茫。 更绝的是巴媒镜头一转,对准了士兵妻子——大姐对着摄像机哭得肝肠寸断,哽咽着说“早就做好了守寡的准备”,这画面感直接拉满,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苦情剧。 再看印度军方的反应,简直把“尴尬”二字写在脑门上。憋了半天挤出来一句“按协议和平移交”,连句“欢迎回家”的场面话都不敢多说。 要说巴铁这招,那可真是精准踩在莫迪的宣传命门上。2019年那次,巴基斯坦释放印度飞行员阿比纳丹,直接让印度从战狼变成国际笑柄,这回简直是复刻经典剧本。 你莫迪不是说打赢了吗?怎么自己人都救不回来?人家巴铁就用“和平移交俘虏”的姿态,轻轻巧巧撕开了“全胜”的遮羞布。 更让印度人窝火的是,周边国家还纷纷补刀。土耳其明着给巴铁供无人机,阿塞拜疆跟巴铁搞军事合作,连埃尔多安都公开挺巴方立场。 这画风怎么看都像巴铁亲友团扩大会议,反观印度,吹了半天“胜利”,结果盟友没拉来几个,倒是把自家人坑惨了。 边境冲突已经让800万印度人掉进贫困线,合着莫迪的“胜利”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堆出来的泡沫?这边士兵在前线被俘丢脸,那边平民在贫民窟挨饿受冻,这“全胜”的代价,未免太沉重了点。 其实明眼人都清楚,印度这些年在边境问题上没少搞虚张声势的戏码。莫迪政府为啥这么爱吹“胜仗”?说白了,国内矛盾一堆,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只能靠煽动民族情绪转移注意力。 想想也挺讽刺,士兵在前线可能连像样的装备都没有,后方政府却忙着搞“宣传大捷”,这仗能打出底气才怪。 老百姓也不傻,在他们眼里,莫迪的“全胜”说不定就是“全输”——输掉了民生,输掉了信任,只剩下国际笑话和一地鸡毛。 所以啊,巴铁这波操作,与其说是“打脸”,不如说是给印度敲响了警钟:靠吹牛皮撑起来的“大国面子”,早晚得被现实戳破。
莫迪还在吹“全胜”,巴铁就送来“打脸大礼包”。5月14日,一名被俘的印度士兵被巴
谦语话书风
2025-05-16 12:02:4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