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一辈子没碰过女人的宦官高力士,竟把的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抱了起来。不过下一秒,他却在杨玉环的脖子上套上了白绫,奉唐玄宗之命将其杀死了。
天宝十五载,为躲避安史之乱叛军,唐玄宗李隆基携爱妃杨玉环及一众追随士兵从长安出逃,前往四川避难。当来到马嵬坡这个地方时,禁军士兵突然发生了哗变。
他们声称杨贵妃是祸国殃民的妖女,唐玄宗是因她才荒废朝政,导致大唐衰败萧瑟的,所以他们要求唐玄宗必须处死杨贵妃,否则就起兵造反。
众人都将唐玄宗往刀尖上逼,唐玄宗只好下令让高力士处死杨贵妃以平息众将士的怒火。
“盛世女人值千金,乱世女人三斗米”听闻这个消息的杨玉环,并没有悲伤落泪,她自知在乱世中,女人便如贱草一般不值钱。所以她只是平静而坦然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一处偏僻的草屋后轻轻的抱了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将一个女人抱到怀里。他显得有些拘谨,眼神中还透露着几分哀伤。
他凝望着眼前身姿丰腴,面若桃花的女子,不经意间对上了杨贵妃的的眼眸,那大唐盛世好像都收在这女子的眼底。
杨贵妃缓慢的将双眼闭上,大唐的繁华往昔也在此刻消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她回忆起了自己与唐玄宗从相识相知到相守的种种过往。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对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一见钟情。自从见到杨玉环后,唐玄宗每日茶饭不思,辗转难眠,他决定一定要把杨玉环招进宫来。
他召见了儿子李帽做在高高的大殿上对儿子施威道:“后宫佳丽三千,可无一人如玉环般貌比天仙,寡人想让她进宫来,侍奉在寡人左右你觉得可好?”
寿王李瑁自然是不敢违抗皇命,纵使心中对妻子有万般不舍,也只能答应。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就这样,数日之后杨玉环进到了这悠悠的深宫之中。她以为这会是她幸福的开始,却不曾想这是她踏进深渊的第一步。
这宫中朝臣妃嫔听说此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他们见到杨贵妃只之时,瞬时就明白了唐玄宗为何会有如此疯狂的举动。
众人嗟叹:此般天姿国色,乃千年一遇。
唐玄宗很宠爱她,让杨贵妃想尽了这世间的荣华富贵。还特意为她修建了这世上最华丽典雅的华清宫。
那时的杨贵妃风光无限,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若把盛世大唐比做九天凤凰,那么这杨玉环便是这凤凰之眼,是大唐繁华的象征。杨玉环以为自己会永远住在这伊甸乐园里,却不曾想这生命的的沙漏也在此时开始慢慢倒转了。
唐玄宗自从有了杨贵妃之后便每日与其共赴巫山云雨,沉迷在杨贵妃的温柔乡里荒废朝政,不思进取。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由于唐玄宗整日不思朝政很快便引起了内部矛盾激化,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以杨国忠为首的文官,跟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武将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权力争夺战。
这场争战使唐朝由盛转衰,国力损失惨重,繁华大唐一夜之间从辉煌大厦变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楼。
安禄山带领的叛军兵临城下,为了保全性命,唐玄宗只好带着杨玉环出逃四川。
可追随的众将士依然不能平息心中的怒火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好杀了杨贵妃。
“自古红颜多薄命”年轻貌美的杨玉环就这样消香玉殒,结束了她短暂而又美好的生命。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也不过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保命策略了,杨玉环就这样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杨贵妃走后,唐玄宗的晚年生活过得更为凄惨,虽然他堵住了战士的悠悠之口,但也成了无实权的太上皇,既丢了江山也丢了美人,最后唐玄宗带着对杨玉环的思念抑郁而终。
但历史上对杨贵妃之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杨玉环当年并没有死,而是被人保护了下来送去了日本,在日本的久谷町久安度晚年。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日本藏书《中国传来的故事》提到这一情节,而今日本,也存在着多处杨妃像,杨妃庙塔。
但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恐怖现在也无人能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