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乐视8年前资金链突然断裂,老板贾跃亭竟把122亿债务甩给员工,直接跑路美国,谁料公司不仅没倒闭,400名员工还过上了神仙般的快活日子,不加班不内耗,工资按时发社保按时交,幸福感可谓超越国内90%的打工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乐视,很多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凉了吧?”确实,2016年乐视资金链断裂那会儿,创始人贾跃亭扔下122亿的债务一溜烟跑去美国,“下周回国”的flag立了八年还没倒,也算是一种奇迹了。当时的乐视,员工心态崩了,外界也基本判了死刑:完了,这公司彻底完蛋。 但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几年过去了,这家公司居然没死。不但活着,而且活得……还挺不错。现在的乐视只剩下400来号人,听起来像一艘沉船剩下的几条救生艇,但人家这小团体过得相当滋润:五险一金齐全,弹性打卡,不加班,基本没内耗,团队氛围据说好得像大学社团。你没听错,在996打工人水深火热的今天,乐视员工仿佛活在平行宇宙。 而最讽刺的反差就是:老板一走,公司反而轻松了。没有人天天在那画饼、喊口号、搞融资泡沫;员工也不再等奇迹了,而是抱着“活一天算一天”的佛系心态,搞起了自救。 他们靠啥活着?说起来真不复杂,靠“祖产”——那些年花大价钱买下的影视版权,尤其是神剧《甄嬛传》,简直就是他们的“印钞机”。别的公司一有问题就烧钱搞拉新、投广告,乐视员工直接把库存里的内容翻出来重新包装卖,连营销都自带梗。比如“欠122亿”的经典人设,他们玩得飞起,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自黑、自嘲,引得网友们乐呵呵地点赞、转发,一不小心还带来了流量和变现。 乐视的生存奇迹,说到底是一场“被动觉醒”。他们不是主动创新,而是被现实一顿胖揍之后,只能靠自家库存慢慢回血,不依赖风投、不上热搜、不打鸡血,只问一句:“这事能赚钱不?” 其实这套玩法,说白了就三点:第一,版权内容这几年刚好迎来价值爆发期,像《甄嬛传》这种神剧,重播几百遍都有人看;第二,全民二创和“玩梗文化”正当红,乐视的自嘲成了流量密码;第三,他们运气是真的好,压了这么多年版权居然真压对了。 但话说回来,这套打法也就乐视能玩。别的公司要是也学着“老板跑路+库存回血+玩梗带货”,多半直接去见祖宗。因为乐视的成功太依赖时代红利了,说穿了就是命好,踩中了点。如果当初版权没买成,或者这几年大家审美变了,别说自救,他们可能连服务器电费都交不起。 所以这不是一套可以被复制的成功学。真正值得学的,是他们在最绝望的时候,没有被情绪吞掉,而是一拍大腿,说干就干。那时候没人再做梦什么“再造一个乐视”,大家的共识就是:活下去最重要。 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比什么战略PPT都靠谱。当年贾跃亭天天在那“我有一个梦想”,员工也跟着画大饼,现在老板跑了,梦碎了,他们反倒更清醒了:别做梦了,先想想怎么发工资、怎么拉一单广告、怎么不亏电费。 当然,活下去不等于高枕无忧。版权这东西有个最大的问题:它终究会“烧完”。《甄嬛传》再火,也有被观众看腻的一天。等到老内容不香了,新内容没人投了,那乐视可能还是得面对现实:没有新鲜血液,终究要老去。 但不管未来如何,现在的乐视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扎实的现实启示——公司能不能活下去,有时候不是看老板能说多大话,而是看员工能不能面对现实,有没有把幻想收起来的勇气。那些依然靠烧钱撑场面的公司,不如也照照镜子:你是靠“资本输血”在苟着,还是像乐视这样靠“自己能做点啥”撑着?
[兔子]乐视8年前资金链突然断裂,老板贾跃亭竟把122亿债务甩给员工,直接跑路美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5-16 18:19:37
0
阅读:604
一切kaixinjiuhao
说明大多数作为资本家的老板,没有吊用![哭笑不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