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鲜两款引人注目的无人机震撼亮相,它们分别是被外界称为朝鲜版RQ-4“全球鹰”的“晨星-4”,以及类似MQ-9“死神”的“晨星-9” 。这两款无人机不仅在外观上与美国的对应机型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更在后续展示中呈现出飞行或挂弹状态,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不容小觑。 先看朝鲜版“全球鹰”,“晨星-4”。从外形设计来说,它采用了与RQ-4“全球鹰”极为相似的流线型机身、下单翼布局以及双V型尾翼结构 。这种布局能够有效减少空气阻力,提升飞行的稳定性与效率,而要实现这样的气动布局设计,需要对空气动力学有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 动力系统方面,美国“全球鹰”使用的是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AE-3007/H涡轮风扇发动机,而朝鲜显然无法获得这种先进发动机。“晨星-4”巨大的发动机舱空间,推测可能容纳一台俄罗斯米格-21的Р11-Ф-300涡轮喷气发动机。虽然涡喷发动机相比涡扇发动机耗油率高,但在高空环境下具备一定经济性,并且对于主要执行朝鲜半岛周边侦察任务的“晨星-4”而言,其航程和航时需求并非要达到“全球鹰”那种极致水平,该发动机基本能够满足性能需求,不过这也反映出朝鲜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受限于技术瓶颈,只能通过合理选型来适配无人机性能。 侦察设备上,从朝鲜公布的照片来看,“晨星-4”似乎配备了与“全球鹰”类似的装备,包括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光学和热成像仪等。朝鲜自身在合成孔径雷达等先进侦察设备研发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大概率是通过外购途径获得这些设备,例如从俄罗斯引进相关装备进行集成,这体现了朝鲜在发展无人机侦察能力时,善于整合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技术短板。 再谈朝鲜版“死神”,“晨星-9”察打一体无人机。它采用了与美国MQ-9“死神”相同的气动布局,大展弦比平直翼和倒V形尾翼布局,后机身下部安装带方向舵的垂尾,发动机设置在尾部,这种布局有利于长时间稳定飞行以及精确的目标打击。机头下方配备多通道光电转塔,用于目标搜索与跟踪,机身上方多种天线表明其具备通信和电子侦察能力。可收放的轮式前三点起落架设计,使它具备自主起降能力,满足在不同机场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武器挂载方面,“晨星-9”每侧机翼下方设置了三个武器挂点,可采用复合挂架增加载弹量。在阅兵式展示中,其采用满挂模式,4个挂点采用双联装复合挂架,各携带两枚外形与“地狱火”相似的空地导弹,另外2个挂点挂载了滑翔制导炸弹。能实现这样丰富且合理的武器挂载配置,说明朝鲜在武器与无人机适配性、挂载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朝鲜能够仿制出类似“地狱火”的空地导弹,并将其与无人机精确集成,体现了朝鲜在导弹小型化、精确制导以及武器与平台适配技术上的进步。滑翔制导炸弹的挂载,也表明朝鲜在精确制导弹药研发与应用上有了新突破,可用于打击浅纵深高价值目标,极大提升了无人机的作战效能 。 在数据链技术上,无论是“晨星-4”还是“晨星-9”都面临挑战。美国的“全球鹰”和“死神”依赖美军先进的通用数据链系统和卫星数据链,可在全球范围提供稳定通信。朝鲜受限于自身技术和国际环境,缺乏自主的高性能数据链系统,若要实现长距离、稳定的数据传输,可能需要借助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的通信卫星服务,这反映出朝鲜在数据链这一关键技术领域的不足以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 尽管朝鲜在研发这两款无人机时,在诸多技术环节可能面临挑战,甚至可能借助了外部技术或资源,但不可否认,能将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制造出具备飞行和作战能力的大型无人机,展现了朝鲜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努力与进步。它们的出现,增强了朝鲜的战略侦察和精确打击能力,在地区军事平衡中增添了新的变数 。
近日,朝鲜两款引人注目的无人机震撼亮相,它们分别是被外界称为朝鲜版RQ-4“全球
老王评武器
2025-05-17 13:26:41
0
阅读:25